「结核病」结核病防治的 9 大误区


误区一:结核病不治疗也能自愈
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可以不出现症状 , 结核杆菌在人体内长期存活而不发病 。 但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 结核杆菌会大量繁殖 , 临床上出现结核病相关的症状时 , 必须进行治疗 。
结核病的治愈率高 , 复发率低 , 肺组织修复好 , 治愈后对肺功能的影响也小 。 早期及时治疗可使肺结核的传染性迅速降低或消失 , 达到阻断传播流行的目的 。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 , 于己于人都有益!
误区二:症状好转后可以减药或停药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 , 短时间用药后症状虽然能缓解甚至消失 , 但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并没有被完全杀灭 , 患者一旦擅自减药或停药 , 未被杀灭的结核杆菌可再次大量繁殖 , 很容易导致结核病复发 。 用药不规则或未完成疗程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坚持全疗程、不间断规律用药 , 最大限度地杜绝结核病复发 。
误区三: 病情一旦复发 ,
自行服用前次的治疗用药即可
有的人结核病复发了 , 就自己到药店买点以前用过的药吃上 , 这种做法不仅影响治疗效果 , 而且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 因此复发的结核病人应尽快到定点医院就诊 , 医生将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出综合判断 , 为病人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 必要时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
误区四:出现不良作用
应立即停药或换药
病人不应自行因为不良反应中断治疗或改变治疗方案 , 否则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 还可能增加耐药性的产生 。 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 , 应向医生寻求帮助 , 医生会帮助患者判断这些不良反应是否由抗结核药引起 , 如果是 , 则要判断不良反应的相关指标是否达到停药标准 , 没达到停药标准的 , 只需对症处理 。 如出现轻微肝功能损害 , 可加用保肝药 。 如果经过上述对症处理后副作用仍继续加重 , 或已达到停药标准的 , 才需停药或换药 。
误区五:与肺结核病人分碗筷
就可防止被传染
一旦家中发现有人患上肺结核 , 其家人往往只注重与肺结核患者分碗筷 , 而忽视其它更有效和重要的预防措施 。 因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 其传染源主要是涂片阳性的病人 , 这些病人在大声说话、咳嗽、喷嚏时可以排出许多带结核菌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或病人咳出的带菌痰落在地面上 , 干燥后随尘埃飘起 , 如被健康人直接吸入肺内 , 一旦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即可引起发病 。 因此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日常活动应主动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避让他人、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 痰液吐于有消毒液的痰盂或吐于纸中后焚烧;病人的衣物、被褥、书籍可用阳光勤照晒 。 常用杀灭结核菌的化学药物有:70%~75% 酒精、1%~2%石炭酸溶液、来苏儿等 , 都可在居家使用 。
误区六:长期服药可以防止结核病复发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 , 有的人担心复发而长期服抗结核药、或者痊愈后一旦再次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就自行服用抗结核药 , 这样做有可能造成人体重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还会产生耐药 。 肺结核的治疗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开始和终止服药疗程 , 服药期间定期到医院随访 , 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指导 。 痊愈后若再出现有关症状时及时到医院检查 , 切忌盲目自行服药治疗 。
误区七:中药偏方能治愈结核病
中药可减轻结核病人的发热、盗汗、疲乏、咳嗽及胸痛等症状 , 减轻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 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等 。 单用中药不能治愈结核病 , 结核患者切忌偏信任何中药秘方、偏方等 , 以免延误病情 。 只有在正规化疗基础上辅于中药治疗 , 疗效才能更胜一筹 。 对于有咯血史的病人在看中医时还一定要向医生讲清楚病情 , 以免因服用中草药后诱发或加重咯血 。
误区八: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
就不会得结核病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确实有效 , 但婴幼儿接种了卡介苗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 绝对不会患结核病 , 而是使其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 即使患了病 , 其病情程度也较轻 。 从接种卡介苗到产生免疫力约需2个月左右 , 在此期间小儿基本上不具有对抗结核病的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