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三 )


7月20日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7月13日我又接着往前看了几篇,虚构声明都加在前面,而且字体加粗,然而你都没提到。可能正如你在留言里所说,你看过那篇关于传媒大学的故事后,就不想再看第二篇了。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但你不能否定客观事实,那就是徐浪早在你提出这个问题很久以前,就已经意识到这点并自己改正了。而且说句题外话,许多电影的免责声明都在片尾,所以我觉得徐浪开始时加免责声明时,可能就是按照常规来的,根本没多想。后来意识到加在片尾有些人可能看不到,就提到文章开头并加粗。至于你说的那篇,虚构声明没有提前的传媒大学的文章。大概是徐浪的第二或三篇文章,都是今年三月份发的,距今已经四个多月了。你可能不知道,微信文章推送后,是无法修改的,鉴于徐浪不是马化腾,公众号也不是,徐浪不可能把四个月前加在后面的虚构声明提到前面。2.徐浪诽谤?我是一名司法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研究生学的是国际法,但其他学科在本科时还是都学过的。徐浪的情况,是侵犯了你们学校校长的名誉权,但不构成你所说的诽谤。你先提出了徐浪诽谤,图如下: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又找了相关案例,图如下: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作为一个司法从业人员,说实话看到这儿我有点尴尬,你说的是徐浪诽谤,然后却举了一堆侵权的案例。但其实,侵权和诽谤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个级别,侵权是民事案件,诽谤是刑事案件,不可相提并论。你所举的几个例子里,基本都是侵权,只有一个诽谤案件,那就是杨怀远、余秀英案。我点进去看了一下整体案例,这件事为什么被判诽谤了呢?因为被告人张士敏与受害人杨怀远、余秀英有仇,为了泻私愤,利用小说攻击对方,所以造成诽谤。图如下: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而诽谤罪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行为人目的在于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么做了,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图如下: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可连你自己都说了,徐浪可能对当事人没恶意,只是编故事需要,图如下: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所以徐浪的行为并不构成诽谤。3.创作者应对作品传播结果负责?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你说夜行者整个系列故事“因为故事太真实,引发民众怀疑,造成不好影响”。这在法律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在我们国家,夜行者故事可能有点踩线,但从法律上来讲,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并不受其他人影响。你可以找一个学法的朋友问问,看看他是如何看待我国刑诉法里的无罪推定原则以及宪法里的公民权益的。最后举两个真实发生的例子,有人打扮成小丑的样子在影院开枪扫射,应该怪《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演太好吗?有人看鬼片可能会相信世上有鬼,所以要禁掉鬼片吗?
■来自的网友回复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应该是“三里屯捡尸”那篇开始关注夜行者徐浪的,之后的文章也一直在看。首赞 @鬼董 的答案看完让我恍然大悟,如果徐浪继续这么做下去,没准还真能对”都市传说“”夜行者“这个类型里做出不错的成绩,正如同魔宙公众号声明的:「夜行者」系列是现代的都市传说大多基于真实社会新闻而进行虚构的报道式写作
从而达到娱乐和警示的目的
我很赞同这句话:愿意把口头传说和碎片故事做成文字的人都是伟大的啊。
但有一点我不太喜欢,他说半虚构,我们知道文学写作只有”虚构“和”非虚构“,并不存在”半虚构“的概念,即使他所写的是基于现实案件。我猜想这可能是他想要打出名号的一个嘘头。这个也被大家所诟病。
徐浪的文章每一篇我都看了,很多情节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而且能把常见的社会新闻融合在一片文章里,确实很有技巧,当然个别的文章不是那么让人满意:比如“割肾”这个有点假了,因为现实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割肾炒腰花。maybe,这是真*都市传说,因为“割肾”是都市传说里常用的一个素材。
至于大家都在撕的那篇“传媒大学的保研路”,个人也不太喜欢,看法跟 @周某涵类似。
我不是传媒大学的学生,但我明白那种对母校的情感,就跟我们故乡是一样,有人在丑化它,当然很不爽。而且这里的事件又有现实事件可循,连名字什么都没有改,还能查到现实具体情节,有丑化学校之嫌,还丑化扭曲了读者对校长的印象,这是很不好的。
但我觉得周某涵说的有点过了。他的护校情绪可能影响了他的判断,他揪着“传媒大学保研路”这篇不放,有点以偏概全,打死一片了。我看完了徐浪全部文章,“传媒大学保研路”这篇只是个个例,我不知道周某涵有没有看完全部的文章,还是只看保研路而已。
我追看了一段时间,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一开始徐浪的虚构声明只放在文章最后,而到了6.10“高考移民”那篇开始,他把声明从末尾提到了最开头,放在了最前面。我想徐浪一定是注意到了很多人关于“太真实了”这个评论怕产生误导,而采取的措施,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提醒“这是虚构”。
另外一个现象,我想只有我这种资深读者,并且有一些写作经验的人才能看得出。徐浪的文章写作一直在变化。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对真实事件采取的改编手法。从传媒大学保研路这篇之后我再也没看见徐浪对现实事件的丑化和扭曲,他提取了很多社会新闻的故事线和矛盾内核,把人名,地点,甚至是具体事件都进行了改编,已经看不到对现实人物的丑化了。
我猜想徐浪也是注意到了这些他写夜行者系列一开始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在强化和改进它。昨天我就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仔细再去看了一遍公众号,发现他把保研路那篇删除了,也可见他的态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家里人有三个是当警察的,他们告诉我,警察查不出的案子太多了,新闻没报道出来的也太多了,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有戏剧性,人心也比故事更难以捉摸。
当以警醒。
■来自的网友回复
很早就关注了这个问题,今天登陆,竟然看到了徐浪本人的回答。不得不说的是,在徐浪略显琐碎的解释里,我看到一个创作者的悲哀:有时你必须对那些非目标读者,解释一下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首先,说一下我所理解的创作。好的创作,是创作者只负责创作,创作之外的,就任由读者去猜测,去揣摩,去讨论,去传播,反正无论创作者最终接受与否,读者或建设性或批判性的反馈,都会对作者本人的创作理念产生影响。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优秀的故事创作者,有足够的移情能力和学习能力,get到读者的反馈,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创作。
至于那些说徐浪诽谤造谣某些真人真事的读者,也许,是没怎么追着看夜行者故事的读者吧。或者,您是把故事当成传记来看了吧?
夜行者系列本身,本身是在不断调整的,从一开始就有虚构声明,到后来文首文末两次虚构声明,再到把人物、品牌等做相关匿名处理,直到现在有了更多更为保险和轻松的娱乐化处理(如吐槽现在钱多人傻的网络大电影)。
从这些调整中,可以略微窥见徐浪本人创作的变化,那作为读者来讲,我只关心故事好看不好看,会不会引起我的一点思考,恰好,我也算是一名创作者,所以还会额外关心一下徐浪额故事是如何创作的,比如他是如何取材的,如何盈利的等等;但我肯定不关心,故事的价值观道德不道德。
道德,是只要你拿个大帽子扣上就会出问题的。比如,照那些“找茬型”读者的角度看,王小波写的《黄金时代》,就是在告诉你「哪怕处在文革时代,我们也要干得开怀」?
余华写的《活着》,就是作者在高高在上地「展示中国农民的蒙昧和愚蠢」,以显示自己文化人的身份?
当然,把自己就看成漫不经心的读者,确实没必要理解作者的脑回路到底怎样。我只是想起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写的话:“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那,让我“不怀好意”地联想一下,会不会那时也有人,对《祝福》里祥林嫂的孩子被野狼叼走一事,站在动物保护协会的立场理直气壮地讲:你这是对狼的诽谤!
会不会那时也有人,对《药》里的血馒头一事,站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角度上,说是对中国食品监管流程的造谣?
你看,对优秀的创作者小题大做,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恶”?
套用王尼玛的一句话讲: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以上,荆轲刺秦王,徐浪夜行曝真相。
■来自的网友回复
徐浪的故事吸引我的主要是他的情节和所要表达的内涵。徐浪的故事就和我们平时聊天一样,总是用很普通、很平常的写作方式去讲着一个环环相扣令人折服的故事,用很平和的语气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更深层次的、我们需要注意的东西,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时事新闻知道了也只是知道了,而不会有所深思和警觉。
徐浪另一个吸引我的就是他这个人。现实中,我们谈到谁的时候会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是人,而是会想到他是律师、工人或者是什么其他身份。看完夜行者系列以后,让我感觉徐浪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夜行者徐浪。
他时常游走于法律边缘,会对坏人用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从不触碰底线。爱财,但取之有道。他言必行,有信仰,会激动,也会愤怒,他是一个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另外,徐浪的故事结尾都很匪夷所思,感觉结束了,又感觉没结束,这种感觉可能只有我这种不仅仅是看故事,看完以后还会深刻思考的人才会有吧。
非干货,只说感受,只代表个人想法,勿喷。
■来自的网友回复
谢邀。 答主知识浅薄,目测做不到 @鬼董 那样有理有据的分析,不过为了对得起费力邀请我的人,还是要努力答一发,希望多少能给题主提供一些帮助。 答主大学本科学习测控技术,目前在准备司考,业余爱好写一些小软文,在各个青春杂志之间流窜扑街中,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题主: 答主是一个社会经验为零,已经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缺乏,但因为始终生活在光明下,所以一直无法下定决心去面对社会黑暗面的普通人。 从题主的问题描述:“捡尸,仙人跳听说过,割肾保持怀疑。他所回答的问题夜行者徐浪 答过的问题随后关注了公众号,记录的一些事情,虽说有夸大,自认为还是可信的。看完后觉得蛮压抑的,怎么来处理这种情绪?”中看,题主应该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对社会了解不深(也许尚未踏入社会)的普通人。 是的,初看夜行者系列,答主和题主一样,有相同的感觉,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生活的世界不像表面上那么安全,实际上,她充满危机。这种危机感让我在感谢路人不杀之恩的同时,悄悄怀疑起自己按照现在这个粗心大意的性子是否能够好好活下去。怀疑和担忧,让我感到压抑。 但是作为一个把CM11季刷了两三遍,喜欢用骨头和CSI下饭的人,我一直以为自己在犯罪方面已经可以算是老司机,原本夜行者系列应该不会对我产生冲击(至少不应该如此强烈)。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夜行者徐浪(下文统称夜大)的叙述特别对我口味,产生了增幅效果的话,那就应该还是代入感的问题。 夜行者系列作为半真实半虚构的都市传说,内容的灵感(甚至主干)都来自于我们耳熟能详的热点新闻,文中的地名、校名、行话都增添了文章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更不用提夜大在文中制作的那些用以对文字进行佐证的图片了。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在夜大不仅po了很多真真假假的图片,甚至还制作了相应的录音当做“证据”时,我相信大多数人即使明知故事有虚构成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在每次路过文中的“案发地”时,想起这些故事吧? 每次一想起,就会感到压抑,这和发生过命案的房子总是不好卖大概是一个原因。那个地方在我们的头脑里永远和同类的死亡相连,对受伤的恐惧,对受害者的怜悯,对自身的担忧随时会被唤起。按照很容易理解的两个逻辑:弗雷德·弗德勒曾经说过,“一个普通人所最感兴趣的是他自己,其次就是他的邻居。”自我范围是个人对自己生活环境和认定自己熟悉的周围环境的一种认知,新闻报道与一个人的自我范围关系越大,对她的影响就越大。上文提到的,美剧之所以并没有让我产生这么强烈的感觉,大概是因为我的外国朋友很少,美国和中国又很远吧。 我唯一的一个美国朋友父亲是台湾人,他黑发黑眼,除了身高和肤色之外,和中国人没什么区别。因此在看到美国的连环杀人犯时,我虽然也感到愤怒和害怕,但最终还是会捂着胸口说一句:“幸好中国没有这么多变态。” 不过夜大用一系列回答让我刷新了认知。一个人在怎样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下会成为一个很变态的杀人狂? - 夜行者徐浪的回答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杀人案? - 夜行者徐浪的回答日本最凶残的杀人案件是哪一件呢? - 夜行者徐浪的回答 随后,果壳和一些其它网站也贡献不少,如:犯罪刑侦猎奇沙龙香港十大奇案_百度百科 这些事让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一时间竟有点自虐一样,不把这些案子都看完就睡不着。但是再次醒来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并没有受到更多影响,因为我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只是我会每天检查充电宝,随身带着警报器,挤地铁的时候把包放到胸前,累死不坐正规出租车以外的车,即使坐出租也会先把车牌号发给朋友,不喝离开过视线的饮料,每天和家里汇报动向。 题主问“怎么处理这种情绪”,上面就是我的处理方法——直接面对,承认社会的黑暗,然后正常生活。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在普通人异化成杀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当他们不存在,享受生活,并且尽量保护自己。 说实话,这种事情也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祝题主可以早日摆脱压抑的心情,轻轻松松看夜行者系列的故事,毕竟夜大的故事棒棒哒~ (づ ̄ 3 ̄)づ 帮你强行艾特一波~@夜行者徐浪 夜大你吓到人了丫,快来安慰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