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大家好,我是徐浪,夜行实录的作者。
对夜行者故事里,一些不成熟的处理,我已删除相关内容,并在此向大家郑重道歉。
其实这问题我在写作中已经意识到,并不断在调整——当然,今后会更注意,避免再给人造成困扰。
感谢所有读者和参与讨论的人,尤其题主和提醒我的朋友,希望夜行者的故事,能在反馈与提醒中,不断变好。
我先答一下题主的困惑:对于压抑感,我能帮你的——就是把夜行者的故事持续写下去,让你习惯这种压抑。
这可不是崩溃疗法,我这么做是因为,人类对恐惧、黑色的反应是最真实和强烈的,这是天生的。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直面。
接着说下,我自己是如何看待夜行者的故事。
首先,我为什么要写夜行者的故事呢?
小时候,大人总讲一些可怕的故事(对小孩而言),大意是:你不听话,故事里的妖怪/坏人就会把你抓走。
我觉得,这是受人类讲故事的本能驱使:吸引关注,感染情绪,留下印象。
同样,被故事吸引,也是人的本能。人喜欢听故事,喜欢转述故事,喜欢参与到故事中。
中国古人面对未知的世界,给自己讲了个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捏泥人。
犹太人则说:“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
小孩子总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从小树林、垃圾场、海边等等地方被捡来的。
同理,当你想向人讲一个道理,是不是总这样开头:“我有一个朋友……”。
瓦特 · 本雅明对故事下过一个定义:故事是来自远方的亲身经历。
我觉得,他话里包含了故事的两个特点:1,故事不是你亲身体验和经常遇到的。2,故事能让人听起来是真实的。
我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尤其是都市传说类型的。
十几年前,我初中时,学校里忽然开始流传“割肾”的故事,我和朋友趁着课间和放学热烈讨论了很久。
晚上去姥姥家聚餐,听见姨父警告刚参加工作的表哥,生活检点些,不要跟太漂亮的女孩搭讪,当心被割肾。
再过一段,小区里一对中年夫妇的儿子失踪了,楼下遛圈的大爷大妈,都传言失踪的小伙是被人割了肾。
这些谈论、传播割肾的人,没人能证实是否真有割肾,如何割肾,技术上是否可行——但故事便这么流传起来,成为饭后谈资的同时,也不断警醒着人们。
我相信,一定有喜欢夜里游荡的青年,听了这个故事,每晚回家看电视,远离漂亮姑娘,以寻求心理安全。
你看,这就是都市传说,一种有意思的民俗文化,与城市生活相互依存。
在我公众号后台的统计里,女性用户占比43%,这令我印象深刻。
黑色与恐惧没有驱赶她们,反而让她们留了下来。她们的留言与短消息,基本都是表达对现实的积极和警惕,而非恐慌排斥,这让我十分高兴,觉得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觉得自己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不想浪费。
所以用故事传达经验和交流想法,是我拓宽人生体验和理解人性的一种方式。
“夜行者”是我为自己设定的身份,这个身份,满足了对离奇故事的热衷和我的调查癖——我把我对故事和冒险的热爱,都倾注在了这个身份里。
在我自己的脑海里,夜行者既是中国都市里的蝙蝠侠和印第安纳琼斯,也是北京的福尔摩斯和大侦探波罗。
我的调查和写作,都是为了创作都市传说类的故事。
都市传说与现实的贴近,让本雅明定义的故事,变成了“来自不远处的亲身经历”。
*这里正式说下,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夜行实录】是虚构作品,基于真实事件,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收集,进而完成故事——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实文学。
援引一下词条。
都市传奇,亦称民间传奇,都市神话,都市传说,现代传奇。是一种虚构故事,身俱恐怖因素,深植于当地人文。这些故事或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或者半真半假的记叙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失踪或者不明物体。尽管其名字有都市二字,但并非必须发生在都市区域,这个词语的作用,是区分现代传奇与工业化前的传统民间传说。因此,社会学家和民俗学者更加偏爱“现代传奇”一词。人们常常声称,此事来自“朋友的朋友”,这个词后来成为一种常用语,用来描述现代传奇。(维基)报告文学又称纪实文学,主要是指以真人真事为主的记叙性质文学作品,结合新闻与文学,以紧贴现实为主,部分描写能增强其感染力,具备极强的宣传功能,当中包括访问有关事件的人物。但因为须符合新闻学对报导的要求,是以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必须根植于事实的文体。(维基)我记得最早的,没那么多讲故事的人。
【如何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现在,故事渐渐多起来,这很不错,大家从分享技能、知识拓展到了分享人生经验和内心体验——虚构的故事和段子当然也是经验。
如果一个社会,只愿维持日复一日的重复经验,而不愿想象和体验更多,那不就无趣到完蛋了吗?
为什么我总写的那么“真实”?
大人的故事之所以能吸引和警告小孩,是因为讲得有模有样——“这事就发生在解放路”、“某某家的小孩因为不听话就被抓走了。”
这正是都市传说的讲述特点,也是千百年来口头文学的基本属性。
真实和幻想,处于故事创作的两个极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见解。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看不上真实,他说,小说是虚构。在这位用想象力和结构技巧讲故事的大师看来,人类的骗术永远比不上自然,要是有人说他的小说是真人真事,他会觉得是侮辱艺术,也是侮辱真实。
我喜欢纳博科夫,觉得他的小说好看,但我也喜欢“编得跟真的似的”的故事。
在我看来,非虚构和伪记录的方法,是更贴近普通读者内心的。
即便是纳博科夫的虚构,也总会和现实有所关联——他的自传性文集《说吧,记忆》,便是这样一种手法,在真实记忆与幻想之间搭建隐秘的桥梁。
真实,是一种美,而营造真实的写作方法,是一种美学取向。同样,对黑暗和光明的不同关注,也是一种审美取向,它更能唤起情感,感染力更强。
所以,我在写作中,尝试把握“真实”的要点,也就是都市传说的基本要素——北京某地(地标)、某个时期(时间)、某件众所周知的事件(真实发生过),以及第一人称的口述方式。
“像真的一样”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是故事呈现的真实,或叫叙述逻辑的真实。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在写作中尝试了不同方法。但我不够成熟,有时有取巧的嫌疑,造成误解和困扰也是因为我的懒惰。再次道歉。
想构架一个真实的故事,真的非常困难。(直接导致我的睡眠越来越不好)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用更成熟的素材处理方式,来营造真实。这使我写作的过程,在边界游走,就像用刀尖挠痒。
大家的反馈对我帮助很大,为了也能回馈大家,我会尽可能的,让夜行者更好看,有快感,有高潮——但不让刀尖划破皮肤。
取材真实,对现实环境尽量真实描述和呈现,有两个目的:
第一, 引起正视和警示,对人性的恶与生存环境的劣进行展现。读完后的黑暗体验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 分享危险的快感,都市传说暗含的心理危险让人觉得刺激,相信这是一种普遍心理体验。
故事虚构,不安的情绪却真实存在。都市传说和口头传播的“逼真”吓人故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世界潜在的不安始终存在。
这一点,几乎没例外。
关于黑暗与不安。
对危险和不安,或多或少的追寻,是一种本能冲动,也是一种潜在的心理防御机制。
生物学有个观点认为,寻求新鲜刺激和爱好挑战新环境的动物,适应能力强,其基因传递下去的几率会更大。
这是一种生物本能。虽然我们智力发达到令生物本能退化和隐藏,但在这点上,应该和动物相同。
有人爱极限运动,有人爱恐怖片,有人爱丛林探险。
但就我了解的而言,大多都市中的人无法探险——这就是为什么,探险节目和真人秀往往很受欢迎。
关于,我写的夜行者故事,首先我承认,我相信自己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生存环境中——截至目前,还没人在我面前割肾。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有种确定感,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但体验过不安,会更确信当下的安全,更警惕潜在的危险。从科学上讲,这是肾上腺素和杏仁体分泌激素直接的平衡,也就是刺激引发的快感。
写夜行者的时候,我也会想:我是在营造恐怖和危险吗?这样对吗?
每次思考完,我都更坚定的继续写。
可能我拥有某种偏好危险体验的基因,和恐怖片爱好者一样。
我的价值观是这样的:要直面生存的真相,而不是袋鼠式地生存。
生存最大的真相是死亡,如何应对这一事实,会决定一个人如何生存。
世上的危险和不安因素,不会因我的视而不见而消失。
机场爆炸广场袭击,不会因为我的不关心而减少。我怕死亡突然来袭,所以选择面对真相,并调试我的焦虑,这让我珍惜拥有的一切。
因此,我决定接着写下去。
耸人听闻不是目的,写作方法的不成熟和考虑不周,会让我有哗众取宠倾向。
我需要在掌握边界的前提下,感染读者。
很久之前,看过村上评价斯蒂芬金小说的文章,村上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恐怖小说最重要的不是让人觉得恐怖,而在于能让读者的不安达到某种适当的程度。
恰到好处肯定难。现在的我,说实话,力所不能及,但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
夜行者的故事中,作恶的人方法各不相同,无辜者会受到伤害,这是人性真实所在。
我并不是以欣赏他人的痛苦为乐,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必要的警醒和思考。人性的恶究竟边界何在?生存中无奈原因何在?一个人变成恶魔原因何在?
我想过,如果压抑自己对不安、不公和残酷的反应,我很可能会慢慢走向扭曲,扭曲的结果是,我可能不自觉地成为恶人——这太他妈可怕了!
以上想法,是我从写夜行者开始,不断思考得出的。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反观自己的东西,做出调整。
比如开始的几篇,我公众号的文章仅在文末加了虚构声明。大家对真实性的讨论,让我有点小兴奋,但也让我意识到了边界问题。
我开始调整,在发的故事加了明显的虚构声明,并在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里,对虚构声明做了前后两次强调。
现在保留的故事,人物完全使用化名。
哦,还有一些我朋友的名字,感谢他们允许自己的名字作为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形象,出现在我的故事中。
新媒体的故事写作,和传统写作在方式上差异很大。
信息和技术给我的创作带来了便捷,让我有偷懒的倾向,并产生了一定的后果。
幸好有大家的反馈和提醒,再次感谢。
最后,说一点可能会冒犯大家的话。
有朋友把夜行者和恐惧鸟的故事相比,我很欣慰。
我看过一些恐惧鸟的故事,对他在文章里提到的观点非常赞同:从广泛的道德标准来看,我们其实比自己想象中的不道德。
这说出了我对夜行者故事的一些微妙感受。我曾不只一次问自己:如果将我放在某个作恶者或无奈者的立场上,你的选择一定比他高尚吗?如果诱惑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
没有肯定的答案。
《马太福音》里说:为什么只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每个人,都倾向于用自己的三观和眼界来定义世界,这是生理本能,也是社会本能。因为这种定义是相对确定的,让自己感觉安全。
但当更多信息和价值观曝光在个体面前时,不确定感令人不安。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我们中学课本里最值得背诵的一句话。
我就鲁迅先生的话,延展一下,敢于直面多元构成的真相和价值观,才是值得过的人生,才是活得明白的人。
不断拓宽自己对人性理解的宽度,足以对抗荒谬的人生。
《夜行实录》是我的方法,希望你也有自己的方法。
再次谢谢大家。喜欢夜行者和徐浪的朋友,欢迎继续进入夜行者的黑暗世界。
http://weixin.qq.com/r/bjrg_MjE7ZWSrYyb9298 (二维码自动识别)
■来自的网友回复
第一次看徐浪的故事是在微信,觉得写得逼真,叫人脖子发凉,但没多想。后来,在关于Urban Legend的题目下发现徐浪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这说明徐浪在有意识地创作,并有意无意在都市传说这个非常有趣但略偏门的领域,做了创新。我想尝试从民俗,故事写作和社会心理角度聊聊这个问题。首先,题主讲到的真假问题。徐浪在文中注明是虚构,或者他所谓的半虚构,说明他写的事一定不是真正发生过。但为什么让人觉得是真的?一是事件的环境来自真实,尤其对于北京的读者,会觉得“这不就我家附近吗”。再者,故事有极其强的“真实性”,也就是写小说的人经常强调的一点,要符合现实逻辑。所以,这些故事总让人觉得“说不定明天我会遇到”,吓人。而这一点,正是都市传说的最显著特征。美国民俗学家Brunvand对都市传说(Urban Legend)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都市传说是口头传播在城市里、人们信以为真或可信性较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属于历史(真实),而属于民俗范畴。国外有会把都市传说列为娱乐内容的一个重要板块国内也有类似的贴吧和社区小组,虽然看起来规模看起来很小。因为这种故事的出现和传播与城市生活本身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紧密相连,因此极其容易吸引大众传媒,尤其是当今的移动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