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现在 20~30 岁的年轻人?( 二 )


可就在大二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小明的成绩掉到了年级第五名,因而心情低落,压力巨大,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和父母的期望,也无脸见曾经被传授学习经验的学弟学妹们。每次听到学弟学妹们夸自己时,就想躲开,觉得自己不配「学霸」的称呼。这时的他不愿意见到自己熟悉的同学,一些不好的念头也常常在他的大脑中浮现——总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什么都做不好,比如自己的个子这么矮,身体还这么胖,课上老师的提问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尤其是最近,需要找老师指导学年论文,但是自己一直不敢去联系老师,因为害怕被老师拒绝。如果老师拒绝了自己,那真是太丢人了,老师一定是认为自己不行、不值得他指导才拒绝的。
其实就算是考第一的时候,小明的内心也充满焦虑,生怕自己犯错误、被别人超过。每当想放松的时候,他都会感到一种罪恶感,看到别人都在学习,而自己却在看电视剧,于是更加害怕落在别人后面,被别人超过。
小明在接受心理咨询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我从小到大好像都在为别人而活着。即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大家口中的『好孩子』,我依然焦虑、恐惧、害怕,担心哪一天这些东西就会失去,表面上优秀、阳光、积极的我其实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的努力都是为了超越别人,为了别人的赞美和夸奖,为了爸妈的期望和面子。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像小明这样的问题,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徐凯文老师形象地称为「空心病」,是指由于价值方向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障碍。现在,「空心病」在高校里越来越常见,而且越好的高校这样的学生越多。比如,据徐凯文老师的调查,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 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 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一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在我所服务的大学里,在这几年的咨询过程中,也明显感觉到这样的学生在逐年增多。
微笑型抑郁
现在不仅学生中像小明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里也更加常见,而且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老李最近几年在 IT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创业以来虽然吃了很多苦,但还是成功地发展了起来。可是就在取得辉煌成就之际,他却服药自杀了,幸亏被及时发现,才得以生还。所有老李的亲朋好友以及商业伙伴都难以相信,平时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老李怎么会自杀呢?但据老李家人反映,老李其实已经患抑郁症好几年了,最近几年一直在服抗抑郁的药。
像小明和老李一样,很多的成功人士每天都在拼搏努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们内心依然痛苦。这种抑郁又被称为「微笑型抑郁」或「成功型抑郁」。不论是「空心病」还是「微笑型抑郁」,它们都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类别,而是一类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反应模式。有心理学家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在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他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积极努力,但实际上每天都在低落情绪的漩涡中挣扎,在他们阳光开朗、积极乐观的表象下,埋藏着一颗抑郁痛苦的心。这种抑郁多发生在那些身份地位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中,男性要比女性多,他们或是机关官员、成功商人和企业中的白领,或是大学生、教授和高级技术人员。
「微笑型抑郁」确实有很多典型抑郁症的症状,会让人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无助无用感增强、自我评价低,甚至有自杀倾向,但是和典型的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型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满脸愁容地缩在床上,丧失工作、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拥有比较好的社会功能,甚至比常人更加地积极。
3 个成因:越努力越痛苦的根源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来自的网友回复
我的眼睛看到了墙外,
我的脖子挂在了墙上,
我的双手在使劲用力,
我的脚还陷在泥土里。
-------------------
写的东西能被你们喜欢真是太开心了,想转的就转吧,能表明出处的就更好了。(〃?〃)
本人业余五段,笔友、棋友、想网上学围棋的朋友也欢迎加我微信:itiwind。
■来自的网友回复
趋同。
我是个挺爱看杂记随笔的人,有人觉得这些内容乏味琐碎,但我从里面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人生际遇,就像是偷来了另一个人的生活。
闲暇时,翻不同人的微博、也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原因和随笔杂记差不多,我爱看不同人的言论,相斥的不同的刁钻的温柔的,它们组成一个宏大而多维的世界,让我真真实实看到更大的世界。
但近几年,我在网上看到有意思的人的频率越来越低。当90后到了二三十岁的年纪,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巨大舆论时,有趣的人却越来越少。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的好都过于相似。
好是好,但这种好,常常给人一种浮于表面的好,记不住的好。就像是所谓的网红脸,乍一看都很美,但的的确确缺少了能让人记住的那种美,因为过于趋同。这也是当代二三十岁人方方面面给我的感觉。
当然,我自己也一样。从小到大都趋于去符合一种标准里的“好”,去完成一些标签式的指标。当别人告诉我说,好的成绩,好的工作,好的身材,好的样貌,好的性格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以上的标准,然后去做到。但其实我并不懂为什么这被定义成“好”,也不懂为什么自己要追求这样的“好”。
直到有次,深夜翻到一个姑娘的微博,一条条看下去,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另一个自己,从心理到长相风格。我尝试用星座来解释这种相同,随即发现我们是牛马不相及的两个星座。
当时就想:为什么呢?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了。这些年来,我已经太多次在网上遇到跟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共鸣。也太多次在网上遇到别人,对自己说“我们完全一样”。一开始我认为,这是孤岛们终于相遇发出的声响,后来我发现不是的,只是现在的我们善于被煽动情绪又善于被说服。
这个发现太恐怖了,它让我明白自己不过是人云亦云的大众里的一个,并且是非常容易被替代的个体。因为要找个跟你相似的人,太简单了。
@混沌椰子王 说,“原因在于,相同点过分范式,由“被教导”形成;不同点过分随机,形成过程毫无主观意。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这样,在一条轨迹上毫无意识的前进。”
在我看来,这点在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身上,尤其明显。我们比八零后更迷茫,比零零后则少了一份个性。竞争越来越大,世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从小习惯了趋同,而长大后则善于利用这一份趋同。当一个网红稍露头角,马上会有无数的复制品;当一个产业稍显成功,马上会有各种换汤不换药的“独角兽”出现……而大家把这好听地称为,“抓住风口”。
可我害怕的是,我们逐渐把这种趋同演变成一种无趣。更害怕的是,在这种趋同中找不到自己到底要什么热爱什么坚持什么。少了创新,多了机械化。
从审美到文字,从偏见到意见,从专业到婚姻,都不该是趋同的,相似的,都不该只有一个“主流”在说话。
上我有个还蛮喜欢的答主,回答问题讨论观点的角度刁钻。我并不赞同她的每一句话,但我爱看她说话,因为她能指出这种趋同性里的弊端,并且给出另一个角度的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足够你从另一个方向看世界。
她最近的一个回答就是这样,不完全严谨,但我认为需要这样的声音,就算出于多样性(diversity)也该点赞,也该有这样的角度。
被朋友私信来问,为什么给这个答案点赞。
说了我的理由,但取消了赞,怕麻烦。
刚刚看到这道题,想到了“趋同”这个词,又想到自己总说要拥抱多样性,却经常因为怕事、懒得麻烦、在乎别人的眼光等等,选择妥协,选择趋同,选择大多数。
不希望二三十岁的我们是这样的,于是回去重新点了赞。
【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现在 20~30 岁的年轻人?】 反反复复,很矫情的行为。但我想,这个世界真的需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声音。很多事情是没有绝对对错的,而而网络之所以有存在的意义,是因为在这里真的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看到同一个世界。
要探索世界的边界,要看到多面的世界,不要趋同。
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现在 20~30 岁的年轻人?
——————————-
私人微信:CherryBeici
公众号:2046旅店
希望你来,也不遗憾你离开。
■来自的网友回复
虽然这么说有些矫情,不过我觉得可以用“转折”二字形容这一代人。
某次跟朋友闲聊,突然之间就说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国的90后,特别是90年代中前期出生的这批人,可能是最后一代整体上对“前现代”的贫困生活有所记忆,也是最后一代见证教科书中所谓“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人。
后来去查了一下数据,猜想果然得到了证实。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是在2000年正式被移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1998年第一次被移出,后因为算法的调整在99年再一次列入)。01年中国入世,接下来就是连续七年的超高速增长,一直到2010年,正式被列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upper-middle income country)的行列。换言之,90后大致是出生在了贫困时期,在成长阶段见证了生活条件的大改善,到了长大成人、走上社会的时期,则面对的是一个较为富裕,增长速度却也更加缓慢的社会。
话说回来,啥是所谓“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空调、微波炉、液晶电视等现代的家用电器,从“中产阶级消费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空调普及率是25台/百户家庭,2010年就变成了90台/百户家庭。一些较大笔的消费,如汽车、出国旅游、乘飞机,从“富人的奢侈品”变成了“中产阶级消费品”。这点特别明显,1999年中国城市的汽车普及率为0.3台/百户家庭——90年代,汽车基本上不是公务车,就是极少数富人的奢侈品。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是家里单位的大院里有且仅有一辆汽车,是大领导专用的,平时锁在车库里,一群小孩没事就趴在车库大门上朝门缝里看。而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3台/百户家庭。生活方式上,大型超市购物、在酒店下馆子、吃西餐从“偶尔一次的奢侈享受”变成了“日常消费”。这个其实也很明显。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互联网的普及,这个自不用说了。有个印象很深刻的个人体验。由于家里管束的关系,我从小学高年级到整个中学时期,大约有七八年的时间没有怎么长途旅行过(中间去过上海和北京)。在高中毕业旅行时,特别让我吃惊和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现代化”的深入和普及。无论是多小的县城,甚至是小县城里的外表破旧的、80块一天的小旅馆,空调、热水器、电视和自动冲水的卫生间,都是整整齐齐的,甚至大部分都有WiFi(大概到大二大三出门旅行就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在我小学出门旅行时,小旅馆甚至县一级的招待所,往往都是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没有热水器只有公共澡堂,没有独立卫生间只有公共旱厕的,即使你家里条件不错,只要出门旅游就会分分钟返回“前现代”的生活方式。打个比方,以前的旅行仿佛在森林中长途跋涉,而现在的旅行简直就是在野生动物园里坐着大巴车观光。
而00后这一代人对“生活的剧烈变化”体会可能就远没有80或者90出生的人强烈了,到了05、10后这一代,很可能是完全感受不到。他们的爷爷奶奶就开始大规模进城,与贫穷农村的关系完全切断;他们出门旅行,也是各处都有很好的生活条件。就是说,他们将完全“浸泡式”地生活在高度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对“贫穷”几乎不会再有任何第一手感知。我想,这样的一代人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很可能与八九十年代,不必说更早时代出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我相信是有好有坏的。
参考资料:
https://www.ceicdata.com/zh-hans/china/durable-consumer-goods-per-urban-household?page=4
■来自的网友回复
焦虑。
焦虑的来源主要是三个:
日益见长的房价和婚恋观的现实化。
信息越来越透明。
自媒体靠兜售焦虑来获利。
1.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线城市能有个8k的收入(非程序员)就高于平均了。 这样的话不吃不喝工作十个月可以买一平方的房子,两年可以买个厕所。 三十岁以前能买个带洗手间的卧室就很不错了,想到这里谁不着急?
虽说不是每个女生都要求有房有车,但你自己的责任心也不允许在看不到一个光明前途的前提下就凭空承诺对方的幸福啊。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很多男朋友就不会为女生花太多的钱,万一最后你不嫁给我,那我没钱娶别人了怎么办? 这就好像有的女生不愿意和男朋友发生亲密关系,“万一最后老公不是你,我被嫌弃了怎么办?”
2.人比人气死人。 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你能比较的人也就是身边的同学朋友。 你看我小学的时候上学放学都有车接送,每天五块钱零花钱,每年都当三好学生,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和我交朋友,我觉得自己可nb可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