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人家的名媛是怎样的教育与日常?( 四 )


心想,糊弄讲点啥呢,于是我就翻开辅导书,看看初中都学了什么,一看,全是名篇啊,正好看到《岳阳楼记》,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讲宋朝范仲淹的故事,讲了很多宋史发现原来她们喜欢听故事,后来又从《出师表》讲三国演义。后来她们的妈凑过来听,她妈可从来没看过三国演义,觉得我说的有意思,因为我是按人讲的,诸葛亮牛逼在哪里,刘备牛逼在哪里,就是单独拿出来一个个人物。其实孩子还是喜欢听故事,别看这么大的孩子,故事讲多了,他们写作文直接就会引用。
后来让她们看二十四史,比较有名的故事,我说无论初中高中语文考试,古文部分肯定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一段,你看完故事后,遇上了立即就秒懂。这个效果很明显。后来就慢慢摸着道理,每一篇古文作者,那个时代背景如果描绘清楚,就更能理解古文里面的道理。
孩子她妈原本是反对孩子看小说的,但是我说,金庸是通俗文学大师,大师是一种境界,大师的书都值得看,于是让孩子看金庸,以及古龙的小说,他们的区别,从思想到文笔,好的文章读着能让你在脑海里面形成画面,如果你要描写一道美食,如果你能让我读了流哈喇子,说明你描写的成功,但如果这道菜不好吃,你怎么描写都是不行的,因为这是虚假的,你无法有真的情感流露。
再后来什么说都看,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两个孩子还能读出天下霸唱读过的书多过南派三叔,并且鬼吹灯,天下霸唱写完第一步后,可能没有想到后面再写几部,因此整个故事线被强拆了一样。而盗墓笔记更乱。
我一直认为,中国古老的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每一个作者的笔下都会不自主的流出来,这是不可磨灭的东西,因此任何小说都摆脱不了,只是看作者个人对文化的浸透程度,金庸浸透的大,而网络小说作者浸透的浅而已。看书多了,自然水到渠成。
有朋友说这一万太少了吧,我觉得值啊,我又没出什么力气,哄着孩子玩而已;其次老板可没亏待我,咱从小就是穷屌丝,容易满足,哈哈
有些朋友不能理解其中道理,很正常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我给那两个孩子的辅导并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就是最后结果并不是我开始就能想象的,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很多人问我该读什么书,我说我是看过很多人,但具体是那些书我都忘了。因人而异。但总体的原则是清楚的,你对孩子教育,本质上你是要对一个人施加影响。你必须要融入她的局中,成其子,融其局,即为局所控,亦可反控其局。简单点,你要融入 她的世界,看到她看到的世界,然后用你的知识阅历告诉他,你看到的是什么样,他就会有对比,发挥作用。例如孩子喜欢看加勒比海盗,喜欢杰克船长,你就也看一看加勒比海盗,用你的阅历向孩子说一说你怎么看杰克这个人。因为成人的阅历毕竟更丰富,很快孩子就明白你看的深,就会佩服你,听你的。
正如老板的闺女,做不出数学题,我说我来看看,可是我具体的数学都忘了,于是她们看到了我具体怎么分析问题,怎么查书本,找到头绪,怎么解决问题,我是如何现学现卖的。这个过程比题目具体怎么做,那些知识要点要重要的多。
孩子读书是有层级的,小的时候看图片,童话故事,小学了可以看短篇的故事会,到了初中应该看小说,武侠,言情;到了高中就应该会看类似读者这一类的,开始欣赏诗词文学。而到了大学正常就应该看历史了,看完历史应该就会看类似哲学,思想史之类的。这是一个过程,不能中断,不能缺失。中学连言情小说都没有看过,到了大学就会对恋爱迷茫,对爱情不知所措,但是如果产生中断,就会永远被卡住,例如为什么有些人会迷上韩剧,看了好多年永远都是被韩剧感动的稀里哗啦,因为他无法从中提炼出套路来。
给大家一个范例:从古文延伸。我讲这段的时候,老板在旁边呢。
例如初中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讲完了感觉这就是一个小故事,可是我的解读就是,这个邹忌为了说服齐王,用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来引申,这是一种很小的技巧,你说话写文章如果是议论文,就是为了让别人信服你说的,你不应该直接说大道理,而是从很小的地方引申,从一个小故事拓展开来。例如,我要劝说你们两个好好学习语文,说语文用处有很大,对说话有帮助,这你们听进去了,但是没用。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有男孩子在追求你,但你想分手,如果你直白的说,咱俩不合适,分手吧,这话太没意思了,那男生一定会继续纠缠你,问原因。但是你要是说,咱们分手吧,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水平一下就上来了吧,男生再纠缠你问为啥分手,你说他没文化,直接噎死他。
再来看看邹忌这个人,你们听说过田忌赛马吧,当时战国都在变法,邹忌劝齐威王多听别人的话,免得被蒙蔽欺骗,并且进行了改革,成为齐王身边的红人,结果齐王身边又出来另外一个猛人:田忌,这个田忌手下有个很牛逼的人物叫孙膑,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眼看着田忌地位上升,邹忌坐不住了,他要打压田忌一下,于是 他出了一个主意,让田忌打魏国,邹忌是这样想的,打赢了,这注意是我出的,打败了,责任是田忌的。可是没有想到啊,田忌是猛人啊,孙膑更是在马陵,就是今天河南范县,我还在墙上大地图上指出来,弄死了他的死敌师兄庞涓(插补一段孙膑和庞涓马陵之战减灶的细节),田忌的地位反而更高了,邹忌很不高兴啊,偷鸡不成蚀把米是吧,不过他马上出了另外一个计策,就是冒充他家人出来算卦,算算大事能不能成,在古代,功劳太大,又带兵,这妥妥的要死啊,这不后世还有岳飞和袁崇焕(就是金庸的那个《碧血剑》里面主角袁承志他爹,当然这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袁承志可能是金庸瞎编的),功高震主。田忌不傻,一看,这太可怕了,于是立马跑了。
不过新任齐王知道田忌是被冤枉的,把田忌召回来了,史书没说邹忌后来怎么样了。
这时候初三的姐姐问了一个问题:既然田忌这么厉害,那个邹忌为什么不能和他好好相处,说不定齐国就称霸了呢?
她这么一说,吓了我一条,自己挖的坑自己得埋啊。于是我说,这问题问的好啊,这是关键点啊,孺子可教也。
古人的环境和我们今天不一样,这么说吧,你们学校,校花,最漂亮的女生,和一个最帅的男生关系最好,倒也相安无事,这时候从别的学校转来一个更帅的男生,而且成天把校花美女给迷的不行了,你说第一个男生心里怎么想?他肯定得找机会贬低一下新来的吧。破坏新帅哥在校花面前的形象吧。只不过这是要干好,弄不好像邹忌一样,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古人比咱们残酷多了,今天你在一个企业干活,干不下去了可以换单位,那个男生也可以再找其他学校的校花,可是战国时期不一样,天下也就七家大公司,而且是无限责任公司,宰相的位置也就那么七个,这不得挣破头啊。另外,你看邹忌下场虽然史书没写,田忌也不知道把他怎么样了,在古代政治斗争,必须一击封喉,不然没把对方弄死,对方再反扑回来,因此古代政治,奉行斩草除根,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今天大家目的都是赚钱,有人说,大家都向钱看齐,社会道德水平下去了。你们想想,要是大家都不想赚钱,想点类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事情,天下多可怕,因为人不能啥都不做,元末张士诚就是盐贩子,有点类似今天的盐业公司,今天类似富士康的企业几十万员工,这要是在古代,说不定黄袍加身都行。所以大家都想赚钱没什么不好,当然赚钱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像你们两个,老爹这么有钱的,这在男人眼里就是两堆唐僧肉·······所以你们要睁大眼睛,金山被猪拱了······
什么没听过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咱们下次再说
~~~~~~~~~~~~~~~
其实我没有固定的课表,只是会做无限的瓜蔓和延伸。大家可以按照我说的办法自己试试。
讲这么多,重点在哪里?
重点不在于孩子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而在于老板认为他闺女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这就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为什么公司青年才俊这么多,不乏名校学霸,为什么老板要找到我呢?如果我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早就被换掉了,正确的理解老板意图,并达成效果。这才是重点。
码这么多字,累死我了,这符合我一贯的作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高中知识在家自学可行吗?富二代是怎么接班的?特别是传统商业模式下长大的孩子? 【真正的富人家的名媛是怎样的教育与日常?】 关注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