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雀巢、星巴克、瑞幸都卖的挂耳咖啡,是不是创业的最佳机会来了?( 三 )


你看三顿半在成为爆款之前 , 做过挂耳咖啡 , 做过冷萃滤泡咖啡 , 都没有火 , 第三代做了小罐子的超即溶咖啡 , 这个小罐子和超即溶给用户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 。
首先 , 用小罐子来区别其它速溶咖啡 , 心智上形成差异化;其次 , 新定义的超即溶 , 与速溶区分开 , 同样是差异化 。 要卖出普通速溶3-4倍的价格 , 就不能让用户与速溶作对比 , 一比就完了 。
所以要在同质化严重的品类中脱颖而出 , 要做的差异化不是产品口味上的差异化 , 而是在消费者眼中差异化的自我表达 , 再把品牌与自我表达强关联 。
还有钟薛高、三顿半、简爱、元気森林、王饱饱等 , 都是类似的打法 。
「瑞幸咖啡」雀巢、星巴克、瑞幸都卖的挂耳咖啡,是不是创业的最佳机会来了?
文章插图
那么现在挂耳咖啡还有机会吗?大公司吃肉 , 我们跟在后面喝汤行不行?
机会肯定是有的 , 但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跟风 。
做消费品和开一家咖啡馆的逻辑完全不一样 , 咖啡馆的竞争半径也就周围3公里 , 最多5公里;消费品的竞争半径是全中国 。
像咖啡这种口味同质化严重的品类 , 最后肯定是几家大公司垄断市场 。 能喝上汤的小公司 , 也是做得早 , 跟着第一波趋势做起来的 。
「瑞幸咖啡」雀巢、星巴克、瑞幸都卖的挂耳咖啡,是不是创业的最佳机会来了?
文章插图
消费品怎么做呢?
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不错的品类 , 验证完市场 , 然后只管砸钱做营销、铺渠道就对了 。
说起来就是如此简单 , 但真要去做 , 每个环节都是一门学问 。
1、选什么品类 , 这得考验你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感知能力;
2、怎么去做创新 , 真创新也好 , 伪创新也好 , 总得整出点差异化 , 这同样要考验你对消费者喜好的把握;
3、还考验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营销能力 。
首先 , 创新这件事就是个难题 。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 买回来的东西怎么都觉得不好用 , 不人性化 , 如果是我来设计 , 我会怎么怎么做 。
这件东西有问题 , 你想到了 , 生产商也能想到 。 他们为什么不去改进和创新呢?
要钱 , 还要大把大把的钱 。
创新一个产品容易 , 难的是如何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 。 产品改进 , 整个生产线都要改进 , 新设备、新材料、新流水线 。 你拿着图纸去找代工厂 , 家家都摆手说做不了 。 要做也可以 , 你先下几百万的订单 , 我改模具 , 调生产线专门为你定制 , VIP级服务 。
但问题是 , 你都不知道卖不卖得出去 , 你有勇气下几百万的单?
人都是保守的 , 家产越多 , 就越不愿意去趟这风险 。 所以你会发现 , 越是大公司 , 越保守 。
他们的高管想的是 , 管这么多干什么 , 只要保证业务能稳定增长 , 投资人爸爸看好 , 员工充满期望 , 然后顺利过渡到退休 , 万事大吉 。
很多创新都是由小公司搞出来的 。
小公司在夹缝中求生存 , 缝隙还越来越小 , 终有一天发现活不下去了 。 怎么办?只有把手头那点钱聚一聚 , 搞个新产品 , 赌一把 , 赌赢成佛成仙 , 赌输火化升天 。
大公司怎么做呢?
他们的市场部专门盯着哪有爆火的新产品 , 直接复制 , 利用品牌、渠道、供应链、资金优势 , 迅速铺货 , 海量广告走起 , 全方位碾压 。
雷你们去排 , 我在后面开战车冲 , 挡道的碾死 , 想追的追不上 。
所以很多新玩意儿 , 都是小公司开荒 , 大公司收割 。
那些开荒的小公司 , 一旦成功 , 都得拼命往前跑 , 和大公司抢占市场 。
三顿半火了之后 , 一年融资三轮 。 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 还不是因为太烧钱 。
广告不能停 , 营销不能停 , 停了市场就是别人家的 , 还有雀巢这种巨头分分钟能压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