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第2例艾滋病痊愈患者终出现:历经半个世纪的斗争,人类终于胜利了?( 二 )


后续数十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欧洲白人中,约有1%的人拥有纯合的CCR5突变基因,即2个等位基因都是突变基因,基本不会感染HIV病毒,另外约有10%的人拥有杂合的的CCR5突变基因,即2个等位基因中只有1个突变基因,其感染HIV病毒概率也大大降低。
这一研究成果给通过非基因编辑手段治疗艾滋病开辟了道路,第1个成果便是著名的“柏林病人”。
1995年,一位叫做蒂莫西·布朗(Timothy Brown)的美国人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随后,他接受了“鸡尾酒疗法”,即高效抗逆转录药物。
这种治疗方法是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的,通过3种或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
因为该疗法针对不同的艾滋病病情,将多种药物灵活混合使用,和配置鸡尾酒很相似,故而得名。
虽然无法根治,必须终身服药,但“鸡尾酒疗法”的效果很好。只要按时遵医嘱服药,大多数感染者虽然体内仍然携带有艾滋病病毒,但是不会表现出症状,预期寿命也和健康人群差不多。
在接受鸡尾酒疗法后,布朗安然活了十几年,但在2006年,他又被诊断患上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在3轮化疗均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后,主治医师、柏林大学查理特医学院肿瘤科医生杰罗?胡特尔博士选择为其进行骨髓移植。
胡特尔医生当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布朗移植含有突变CCR5纯合子的健康骨髓干细胞,在治疗白血病的同时,彻底治愈他的艾滋病。随后的2007年初,布朗接受了整个德国骨髓捐献中心中唯一和其骨髓相同配型,且含有突变CCR5纯合子的骨髓干细胞移植。
1年后,布朗白血病复发,胡特尔医生再次给布朗移植同一供体的骨髓干细胞。之后奇迹出现,布朗不仅白血病没有复发,而且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检测不到了。
随后在2009年,胡特尔医生将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标题为Long-Term Control of HIV by CCR5 Delta32/Delta32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通过CCR5Δ32 /Δ32干细胞移植对HIV长期控制)。
「艾滋病」第2例艾滋病痊愈患者终出现:历经半个世纪的斗争,人类终于胜利了?
文章图片
文中明确提到,在停止鸡尾酒疗法20个月后,“通过RNA和原病毒DNA PCR测定评估,在(病人)外周血、骨髓或直肠粘膜中均未检测到HIV-1病毒,只要病毒载量仍然无法检测到,该患者就不需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这一结果基本上可以认为,布朗体内的“不治之症”艾滋病已经被完全治愈,未来他将真正成为一个正常人。事实上,由于这一结果过于惊人,胡特尔医生首次公布研究结果时,还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拒收,直到2年后才正式发布。
此事在全球引发轰动,但由于布朗刚开始并不希望被媒体打扰,所以这些报道都是以“柏林病人”为名称呼他。
相较于柏林病人,这次的伦敦病人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柏林病人已经获得成功,人们依然为伦敦病人的治愈感到振奋呢?
事实上,由于布朗治病的背景和程序较为复杂,出现了许多干扰项,医学界还不能100%确定,CCR5Δ32就是治愈艾滋病的原因。当时至少有3种因素可能对艾滋病治疗产生了影响:
1、在为骨髓移植做准备时,医生通过放疗破坏布朗自身的免疫系统;2、CCR5基因罕见突变,破坏了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3、他的新免疫系统攻击了他的旧免疫系统的残余物。
除此之外,仅有的1例治愈可能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医学界还不能100%确定,这种治疗方法在其他病人身上也能应用。
伦敦病人的成功则证明,治愈柏林病人并非“侥幸成功”,干细胞移植疗法是治疗艾滋病的可靠手段。
伦敦病人是一位在2003年感染HIV病毒的人。和柏林病人人生轨迹相似,他在2012年出现病症后开始接受鸡尾酒疗法,但同年晚些时候,他又被确诊患上了霍奇金淋巴瘤,医生决定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同时引入CCR5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