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T医学」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腹膜后肿瘤术前的CT检查,有哪些意义?


CT是腹膜后肿瘤术前最有用的影像学检查 。 它用于发现腹膜后肿瘤、判定肿瘤特征、分析肿瘤来源 , 具有较强可靠性 。
近年CT已广泛应用于诊断腹膜后肿瘤 , 该检查图像清晰 , 80%-90%可发现直径2cm以上的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密度、边界等 , 能明确显示肿瘤侵犯周围脏器的程度 , 周围脏器、血管的移位情况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情况 。 如必要可增强以显示主要血管、输尿管位置、双侧肾功能 。 对于腹膜后肿瘤术后病人的随访 , CT亦被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
实质性肿瘤
实质性肿瘤的密度较高 , 故CT值较高 , 假性囊肿型肿瘤质地均匀 , 密度低 , CT值也低 , 混合性肿瘤质地不均匀 , CT值范围大 。
脂肪瘤
脂肪瘤的密度均匀 , 边界清晰锐利 , CT值接近于正常脂肪组织;脂肪肉瘤的密度欠均匀 , 边界不清 , 具有浸润性 , CT值大于正常脂肪 , 但均在-80Hu~-120Hu间 。
平滑肌肉瘤或畸胎瘤
肿瘤内出现大块坏死或高低密度不均匀 , 可见于平滑肌肉瘤或畸胎瘤 , CT图像上大块坏死表现为肿瘤内的低密度区 , CT值可在0~15Hu之间 , 如有出血 , CT值也可增高 。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于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胰腺周围呈分散或融合成块的肿大淋巴结影 。
多血管性血管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
多血管性血管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CT片上血管性增强值大 。 临床表现有而茶酚胺过多和在主动脉旁有肿块时 , 提示为副神经节瘤 , CT表现为均匀一致低密度肿块 , 增强后改变不明显 。
专家介绍罗成华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大外科主任
「RPT医学」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腹膜后肿瘤术前的CT检查,有哪些意义?
本文插图
罗成华 , 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腹膜后肿瘤外科主任 , 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International Fellow , 知名肿瘤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专家 。
擅长疑难腹膜后肿瘤及复杂盆底、肛肠外科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 每年诊治疑难、复杂腹膜后肿瘤及盆腔肿瘤病人达500例以上 。 曾被中央电视台2、7、10频道 , 北京电视台、***、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 , SCI论著10余篇 。 举办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中国肛肠创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 。 获全军医疗成果奖1项 , 国家专利4项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及北京首发基金等项目 , 总科研经费达500万元 。
已出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腹膜后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结直肠肿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便秘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痔治疗新技术-LigaSure痔切除术(附手术操作DVD)》(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等专著 , 正主编《Retroperitoneal Tumor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Springer美国出版) 。
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模拟医学分会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医学联盟理事长、中国中医药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
【「RPT医学」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腹膜后肿瘤术前的CT检查,有哪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