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story』疫情攻坚期,麻醉医生成立了一支十人“插管队”( 四 )


有的病人 , 真的就像小孩子一样 , 哪怕跟他说一句话 , 鼓励一下 , 他就觉得非常欣慰 , 高兴好几个小时 。 给他握个手 , 竖个大拇指 , 立马就不那么烦躁 , 护士推药的时候 , 就很配合 。
『极昼story』疫情攻坚期,麻醉医生成立了一支十人“插管队”
本文插图
【『极昼story』疫情攻坚期,麻醉医生成立了一支十人“插管队”】麻醉医生和患者握手给予安慰 。 受访者供图
推完药后 , 病人睡着了 , 没有呼吸 , 我们把他嘴巴打开 , 把喉镜放进去 , 查看气道的开口 , 把管子放在气道里 , 固定好 , 接上呼吸机 , 调整频率 , 输送氧气 。 这半分钟到一分钟的过程 , 要非常迅速、熟练 , 凝聚了麻醉医生好多年的功力 。
操作过程中 , 我们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 比如 , 管子插到喉咙里 , 病人有可能会呛咳 , 数以亿计的病毒就会喷到脸上 , 我们就要用药物避免这种情况 , 让病人的肌肉松下来 。
如果病人肥胖 , 管子插不进去 , 也非常危急 。 我们需要用到喉罩等工具 , 实在不行 , 还可以紧急穿刺 , 迅速熟练地把管子插到里面去 。
一场急救 , 就是一场和死神的赛跑 。 我遇到情况最危险的一个病人 , 是2月13号那天 , 病人心跳马上要停了 , 我们进行紧急给氧 ,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 全是麻醉医生拿手的活 , 很快就把病人救过来 , 后来转进了ICU 。
还有一个中风偏瘫的失语患者 , 80多岁 , 又有高血压、糖尿病 , 各项指标都不太好 , 不立马急救 , 当天晚上可能就走掉 。 后来病人转危为安 , 我们心情很舒畅 。 这个时候 , 又体现了麻醉医生的担当和能力 。
一个小小病房里的人生百态 , 我们医生看到太多 。 一场急救的隔壁床 , 病人可能刚刚走掉 , 家属把寿衣放在床上 , 其他病人还在安静地睡觉 , 护士会用屏风做好隔离 , 心里默默愿他走好 。
印象最深的一个病人 , 他的病情本身并不是太重 , 但他全家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 老人走了 , 爱人也走了 , 所有打击一股脑儿过来 , 他丧失了求生的欲望 , 饮食、精神都会受影响 。 护士给他戴面罩 , 他是抗拒的 , 想跟着家人一走了之 , (病情)就越来越重 。
为了挽救他的生命 , 我们尽早介入治疗 , 让他安安静静地睡去 , 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 三五天后 , 他肺部情况立马往好的方向走 。 管子拔了以后 , 他可以更好地呼吸 , 也有了生的希望 , 他知道 , 他还有小孩 , (生活)还需要继续过下去 。
我们也非常欣慰 , 毕竟救了一条命 。 所以有时候 , 医生治病可能不光要有技术 , 也要有人文关怀 , 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
近两周 , 我们紧急插管救治的一部分病人慢慢恢复 , 提前拔出了气管导管 , 甚至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了 。 我们也觉得蛮自豪 , 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
(有人说)插管队是敢死队 , 对不起 , 我不认同 。 敢死队胜利以后 , 回来的有几个?我们是医生 , 也是人 。 我们有小孩 , 有老人 。 把病人从最危险的情况之下拉回来 , 是我们的工作 , 但我们不是来赴死的 , 是来打败疾病的 。
我已经四十多岁 , 参加工作十几年 , 见了太多的生生死死 , 但从疫情初期到现在 , 我已经接受了太多负面信息 , 这段时间以来 , 动不动就会很难受 , 也许是老了 。
我非常佩服我的老师 , 武汉协和医院的姚尚龙教授 。 他面对了很多大灾大难 , 自身就经历过肿瘤 , 开过刀 。 他的夫人、女儿都是医护人员 , 这次一家三口都感染了 , 但都扛过来了 。
现在 , 全国几乎最强的医生和护士 , 最有力的保障都在湖北 , 医疗技术、医生的人文素质 , 都是非常强的 。 我们有好的武器 , 好的盾牌 , 我们是冲锋队 , 队员一个都不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