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

内容提要:宋代中国花鸟画成熟并至极盛,应物象形、随类敷彩臻于完美,而其中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关注写生、妙法自然,到大胆创新、强调诗情画意;笔墨技巧由精工富丽、浓重典雅的风格转向追求自然生动,工放结合的新风格。宋代院体花鸟画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对元明清乃至现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翻阅宋人画册,细读其间精妙传神的花鸟画作品,常常会令人沉醉其间。无论是出自名家之手的《晚荷郭索图》(黄居寀)《果熟来禽图》(林椿)《梅石溪凫图》(马远),还是来自无名氏画家的《白茶花图》《草虫图》《白头丛竹图》,一幅幅佳作均展现出中国花鸟画发展鼎盛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难怪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论古今优劣》一节认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正是众多的画家,繁荣的创作,使花鸟画的发展在宋代进入了一个完全成熟的阶段。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三百余年间,院体花鸟画一直呈上升态势,技巧愈加脱俗,品味愈加精纯,创造了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
文章插图
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绢本设色 99cm×5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北宋初期:院体花鸟画“黄家富贵”风格的形成与确立
回溯花鸟画史,唐代花鸟画盛行而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画科,有以画鹤著称的薛稷和擅长孔雀、折枝花木的边鸾,至晚唐花鸟画名家滕昌祐、刁光胤等“避乱”入蜀,直接影响了五代蜀地的花鸟画,至宋代初期,花鸟画主要继承了五代传统。
黄筌(公元903年—公元968年),字要叔,成都人。他自幼喜爱绘画,13岁师从刁光胤学画花鸟竹石,同时善于博取众长,自成一家,17岁入前蜀禁宫,任待诏职。黄筌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家,历仕前、后蜀和宋初,一直受到宫廷“厚”遇。
黄筌的画取材广泛而富丽工巧,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细勾勒,再以重彩层层渲染,敷色极为精妙。记载中黄筌的作品很多,仅《宣和画谱》著录的就有349件作品,可惜流传至今的极少,目前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写生珍禽图》。虽是“付子居宝”的“粉本”画稿,画中精心描绘鹡鸰、麻雀、鸠、腊嘴、龟、蚱蜢、蝉、蜜蜂、牵牛等20余种飞禽昆虫龟介动物,用笔极为工细,渲染以墨为主,略施淡彩,是典型双勾填彩的工笔画法。画中所绘对象结构严谨,形态准确,从鸟雀的每根羽毛到龟身的纹理,以及昆虫的须、爪、翼,都表现得一丝不苟,质感真实。画中物象的精微、逼真,显示出这位宫廷大画家不凡的写实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
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
文章插图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绢本设色 41.5cm×70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筌一家擅画,其“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父子相传。现存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其描绘的是深秋时节的溪边小景,几只鸟雀在石岸边的活动,它们或飞或止,动态自然,为晚秋萧疏的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跃的气氛。画面设色浓重艳丽,画法工细,与其父的《写生珍禽图》同一风格。《宣和画谱》里记载:“筌以画得名,居寀遂能世其家,作花竹翎毛,妙得天真,写怪石山景,往往过其父远甚。”黄氏父子随同蜀主入宋后得到宋太祖、宋太宗的特别优待,不久黄筌逝世,黄居寀主持大局,成为宋初画院的中心人物,黄氏画风因此统治着画坛近百年。“筌、居寀画法,自祖宗以来,图画院为一时之标准,较艺者视黄氏体制为优劣去取。”
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