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东西问|何弘: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二 )


西方“Z世代”受众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海外年轻受众的成长和人数的增加,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必将日益扩大。
中新社采访人员:除了网络传播更契合年轻人之外,您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对西方“Z世代”产生强大吸引力的根源是什么?
何弘: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华文化网络化的文学表达。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成为网络文学写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中国网络文学的吸引力,一方面源于表达的网络化,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源于中华文化的魅力。换句话说,中国网络文学因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使自身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
文化的影响力与国力正相关。在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化意愿不断上升的时候,中国网络文学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中华文化,以超强的故事性、丰富大胆的想象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吸引了大量读者。
中华文化本就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文化,倡导和而不同,这使得中国网络文学在表现中华文化的同时,不排斥、不拒绝甚至主动融和西方文化,如奇幻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就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融入东方元素,受到很多西方读者的喜爱。
中华文化|东西问|何弘: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文章插图
2018年9月,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 ”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海外读者日趋关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500部作品被译为英、日等十多种语言文字,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日均访客超过50万人、日均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中新社采访人员 杜燕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西方国家有没有网络文学?与中国网络文学业态是否存在交融互鉴?
何弘:对网络文学,人们其实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按目前较为狭义的理解,网络文学主要指在文学网站或移动阅读平台连载、发表的类型小说。中国有上千万人在网络文学平台注册,有上亿读者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们文学写作、阅读的最普遍形式,惠及世界各国民众。这个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是中国创造出来的,是我们为世界文学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
西方的文学网络化传播很早,比如亚马逊的电子书,发行已有很多年。但电子书是将创作好的文学作品进行电子封闭,这种模式下的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文本上没有什么不同,很难说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西方现在出现的文学网站,基本是移植中国网络文学的模式,不少是中国文学网站在海外建立或参与建立的。
中新社采访人员:如果要长久地抓住西方“Z世代”受众,中国网络文学未来该如何发展?
何弘:中国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新时代中国故事,让读者在故事中体会、理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文化|东西问|何弘: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文章插图
2018年9月,第二届中国网文 大会“网络文学走出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世界舞台中国故事”为主题。 中国“网络文学 ”大会组委会 供图
另一方面,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要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要融入现代观念、现代意识,提高世界读者的认可度。
中国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可以构建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IP宇宙(让这些作品既有自己的独立性,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且具有统一的世界观),使其影响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完)
受访者简介:
中华文化|东西问|何弘: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文章插图
中华文化|东西问|何弘: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何弘,男,河南新野人,1967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文学评论及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发表有理论和评论文章近百万字,著有专著《生存的革命》《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论文集《探险者》《我看》《超越还是重复》《从乡土到多元》,纪实文学《命脉》等,曾任包括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在内的多种重要文学奖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