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鹤庆:擦亮三张名片 助推民族团结


生态文明|鹤庆:擦亮三张名片 助推民族团结
文章插图
鹤庆黄龙潭之晨
生态文明|鹤庆:擦亮三张名片 助推民族团结
文章插图
民族团结一家亲
生态文明|鹤庆:擦亮三张名片 助推民族团结
文章插图
省级非遗传承人赵焕珍向徒弟传授刺绣工艺
生态文明|鹤庆:擦亮三张名片 助推民族团结】蓝天、白云、碧水,共同构成一幅生态良好、生机勃勃的新画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鹤庆县深入开展“大理之问”,推动“鹤庆之变”,擦亮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和生态文明这三张名片,用辛勤耕耘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鹤庆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873元、13703元,分别增长8%、10%,全县呈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赓续红色血脉
一盏明灯照亮前行道路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盏晶莹明净的三方亮灯,点燃灯火,光芒四射,像一颗闪亮的红星。这盏红军灯与鹤庆有一段故事。
“这盏灯是红军长征路过鹤庆时送给云鹤镇秀邑村村民寸秀山的。”在鹤庆县红色文化陈列馆里,讲解员指着红军灯的图片,讲述着当年的故事:1936年4月23日,红军长征到达鹤庆县城,寸秀山引导红军顺利经过鹤庆西山。到达丽江石鼓后,红军首长将这盏红军灯送给寸秀山做纪念。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盏红军灯照亮了鹤庆人民的心,也照亮着鹤庆人民永远跟党走的路。”鹤庆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兆敏介绍,鹤庆县红色文化陈列馆、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正申报省级示范线路,目前全县共有5个教学点成功入选州级示范线路。2021年5月31日,鹤庆县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走红军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听红军故事、唱红色歌曲、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文化场所、讲党课。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现场教学174场次。
鹤庆县还组织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建党百年·幸福鹤庆”随手拍短视频大赛、“红土地之歌”和“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宣讲比赛,在全县营造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鹤庆县融媒体中心采访人员董炽鸿曾多次参与全县乃至全省多个部门组织到鹤庆“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系列活动,是鹤庆红色文化的见证者。他说:“鹤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浮雕墙,县红色文化陈列馆,西邑镇水井村炭窑自然村和松桂镇南庄村太平自然村红军墓等,每次参观,都有着新的感悟,都备受鼓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鹤庆县创新思路,通过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提升党性修养。
弘扬传统工艺
一把小锤敲响千年韵律
走进鹤庆县新华银器小镇,一座高6.8米、宽12.8米,用2.8吨纯银制作的牌坊映入眼帘。这座银牌坊雕龙画凤、飞檐斗拱,由草海镇罗伟邑村白族工匠寸四九及其团队历时17个月打造而成,其上“中国银器第一村”7个大字熠熠生辉,令游客赞叹不已。
在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序厅里,陈列着一座大型银屏浮雕,主题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该银屏浮雕呈现了56个民族112名中华儿女欢聚北京天安门的场景。浮雕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新华村村民寸发标率团队耗时4年创作而成,展现了民族大团结的壮美景象,也是新华村精湛制银手艺的代表。
“户户有手艺、家家有作坊”,新华村村民的银器制作手艺世代相传。从前的匠人为养家糊口,常年挑着担子,到民族地区打制各类银器和银饰品。在此过程中,他们吸收了其他民族之长,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技艺。
一把把小锤,叩响了云南银器的历史之门,敲出了鹤庆银器文化的璀璨回音。如今,鹤庆县建设完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特色小镇——新华银器小镇,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从这里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截至目前,鹤庆全县共有各类非遗项目26项、代表性传承人242人,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项目4项、省级传承人10人。鹤庆的手工艺匠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银器锻制技艺、甸南刺绣、泥塑瓦猫、手工造纸等独具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之花在鹤阳大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