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农业文化常识,作者认为:“祭祀地神用血,其根本原因是血代表着生命,所以将其祭献给能吐生万物的大地,是再好不过的礼物了。当然,在客观上,血液尸骨腐朽后,又确实肥沃田土,让植物长得更好。这既是献给大地的礼物,又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施与大地最早‘肥料’,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最早的‘粪’。”为了证明此点,著者从中国古代浩繁的文献里,寻绎出证据并梳理成一个证据链,其论证理路正是对“以诗证史”的拓用,进而熟练运用“四重证据法”:
论著涉及多方面的考古成果,如河姆渡、半坡、马家浜、良渚、龙山、石家河等文化中的猎头习俗;河姆渡、仰韶、半坡遗址、陕西岐山凤雏院落遗址中的厕所建筑;江苏铜山县李屯西汉墓葬、南阳县赵寨砖瓦厂汉画像石墓、广州出土汉代陶器中的陶厕形制等。
“‘血祭沃土’自然源自早期的地母信仰。距今7000多年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出现了猎头习俗,后来在马家浜、良渚、龙山、石家河等文化中均有出现。”
又回顾以及今土族《梯玛神歌》中的人祭、在世界范围内中猎头习俗对地母的祭祀。
再结合考古出土的甲骨文里关于人牲祭材料,与《竹书纪年》《左传》,《周礼正义》里的《周官·大宗伯》,《楚辞·招魂》《尔雅·释天》等典籍中,梳理出“血祭沃土”方式的演变与基本观念。从而自神话表层结构,进入到深层结构,找到其文化密码,做出著者自己的论断。
中国现代文献学奠基学者张舜徽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学术的最高境界。王国维曾凭借甲骨文献整理者罗振玉的收藏与印本,苦心钻研卜辞,收获很大。竟于1917年2月写出从甲骨出土以来第一篇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后又写出《续考》。有了这两篇论文,才使甲骨文的史料价值为举世公认,甲骨学才真正成为一门专深的学问。作为神话的研究,刘著自觉地运用甲骨文材料进行厕神的研究。这与刘勤为四川大学博士有关,四川大学为新中国甲骨学研究重镇之一,前有徐中舒、继有赵振铎、刘跃进等先生。
刘著又以典籍《老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的解读,既有引用今人曾雄生的《中国农学史》的细辨,又引用《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所注“止马不以走,但以粪,粪田也”为例,还辅以陕西米脂县官庄村出土的拾粪画像石为图证。最后引用康熙《彭水县志》卷三《风俗》记载:“(十月),农事毕,放牛于山野。”光绪《黔江县志》卷五《风俗》记载:“十月,刈获毕,放畜于野。”
刘著还顺及考察了中国粪神最著名的代表如愿,其最早见于晋干宝的《搜神记》。又涉及如愿信仰的相关习俗,如扫姑、扫帚姑、箕帚姑、扫晴娘、灰七姑、茅娘、茅人、穷神、五穷娘、赵公明等俗神。关联的民间习俗有打灰堆、打如愿、得宝、送穷(送五穷、破五)等。并细致区分了与厕神紫姑的原始神格后来发生偏移有所不同,如愿信仰到很晚还始终保持着与粪便、粪扫的密切关系。指出有的地方还有粪扫禁忌,也是从如愿信仰习俗而来。
《上杭县志》:“岁时民俗”记载,元月二日,人家多不动帚,初三始扫地,此即《搜神记》所载,恐伤如愿神也。类似记载还见于《武进、阳湖县合志》《嘉兴县志》《西安县志》等,并一直流传至今。并指出粪扫的禁忌,其实所反映的求富心理如出一辙。从大年初一开始不除粪土,至初五去郊外野地取石回来,叫“得宝”,其例撷取自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卷二。这样“取石而返,云‘得宝’”的岁时节庆习俗,至今仍旧流传。如成都人家户,大年初五到河滩捡鹅卵,称为捡“元宝”,亦是。
著者正是在“神话四态”的分类上,基于文献资料的爬梳、考古材料的运用,方志材料的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学术的遐想、推论,四重证据法的娴熟运用,由古说今,从中到外,如此纵横捭合,要言不繁的论述方式,而对此著的阅读富有启迪,饶有兴趣。如此,以中国学者的神话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学术实践中,为刘著学术范式主要的特征。对于中国厕神文化的研究,无论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方面,或是在比较研究方面,刘著在整个论证过程中都管窥、揭橥中国俗神的信仰特征和中国文化的基元力量:“道在日常”的中国文化的禀性。这大约为三联书店却将此著划分为哲学与生活世界类的主要依据。
【作者简介】
谢天开,知名书评者,成都锦城学院教授。
- 索菲爸爸|亲悦读|大奖作品好在哪儿?跟索菲爸爸品读《怪兽山》
- 普洱茶|《普洱》杂志十五周年全国联动品读会在昆明举办
- 谢天开|品读|谢天开:悦读《薛涛史话》
- 贾蓉|?品读《红楼梦》:贾蓉、贾珍坑了贾琏?
- 蜀人记:|品读|海夫:剑舞欲滴温柔心——蒋蓝《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小酌
- 书学|品读|一支笔的驰骋,道出汉字之美——读“红学泰斗”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
-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让文明的光由己及彼|品读 | 雪虎
- 游吟诗人|信天游·小夜曲·游吟诗人——品读安正中
- 伟大|从“五个一百”中,品读平凡的伟大
- 故乡是人心发酵出的浓酒——读《一路还乡》|品读 | 一路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