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友:独流老醋“守艺人”只为那口“百年老味儿”

褶皱的冰凌是南运河水对这个冬天最初的记忆 。
南运河静海独流段 , 老桥边的焖鱼馆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 焖鱼、独流合炒是独流美食的代表 , 这两道菜都离不开一味重要的调料—独流老醋 。
【陈明友:独流老醋“守艺人”只为那口“百年老味儿”】很多人通过味蕾记住了独流这座千年古镇 , 酿醋技艺在古镇里传承了300多年 。 寒风夹杂着醋香味儿飘到古镇上 , 似乎让“三九天”温柔了些 。
醋香味儿来自天立独流老醋厂区 ,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制醋车间技术培训小组组长51岁的陈明友和工友们正在酿醋 , 传统的技艺陈酿着时间的味道 。
陈明友:独流老醋“守艺人”只为那口“百年老味儿”文章插图
一门之隔穿越酷暑和寒冬
“三九”第一天 , 寒潮如约而至 , 六级寒风打在脸上 , 有些许疼痛 。 静海区独流镇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立”)厂区门口 , 买醋的人排起了长队 , 人们大多拎着塑料壶前来 , 在他们看来 , 散醋比包装醋更地道 。
前来接待的员工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正在集中学习制醋车间技术培训小组组长陈明友的先进事迹 , 不久前陈明友被评为全国劳模 , 这是公司里的大事、喜事 。
在这名员工的带领下 , 采访人员前往制醋车间 , 厂区里醋酸味儿更加浓郁了 , 途中穿越40多年前的老厂房 , 这里的每个车间依旧在运转 , 墙角陈旧的粗坯痕迹向过客诉说着历史 。 新厂区包裹着老厂房 , 像是表达新伙计对老师傅的尊敬之情 。
制醋车间是一排排平房 , 车间外是陈醋晾晒厂 , 醋缸上方的铁板表面覆盖着一层冰渣 。 制醋车间门口的纯棉门帘非常厚重 , 需要双手合力才能掀起 。 掀开门帘 , 一股热浪卷着浓浓的醋酸味儿扑面而来 。
屋里悬挂的温度表显示37℃ , 陈明友和同事正在翻缸 , 每人一把铁铲 , 在均匀的翻转下 , 红棕色的醋坯子冒着热气 , 粮食颗粒仿佛被“唤醒” 。 屋里的74口缸 , 翻一遍下来就要2个多小时 。 他们每人一件单薄的外套 , 屋里屋外一门之隔便是酷暑和寒冬 。
铁锨每翻转几次 , 陈明友都会抓一把醋坯子闻闻 。 “独流老醋发酵工艺核心是‘一次发酵 , 两次成熟’ , 上面的坯子熟了 , 翻到下面 , 把下面没熟的坯子翻上来继续发酵 , 翻缸时候得随时看、闻、尝 , 这样的活才地道 。 ”陈明友说 。
陈明友把制醋的工序称之为“活” , 活好不好除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外 , 工人的经验是关键 。 用陈明友的话说 , 制醋车间是公司的核心部门 , 是独流老醋的“灵魂” , 车间里的活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 , 干这种活 , 人得有“灵性” 。
匠心酿造好醋
陈明友:独流老醋“守艺人”只为那口“百年老味儿”文章插图
制醋车间是公司淘汰率最高的地方 , 自从陈明友来到车间 , 已经有上百名工人被淘汰转岗 。 2010年 , 陈明友担任技术培训小组组长以来 , 亲自淘汰了数十名工人 。
陈明友说 , 制醋车间经常做的是翻、抖、搂、挑、扒几道工序 , 每道工序都有讲究 , 比如翻缸时 , 一铲子下去不能把成熟的坯子和未熟的坯子混合在一起 , 否则转天坯子就发黑废弃了 。
夏天发酵车间温度能达到40℃ , 坯子发酵特别快 , 如果遇到突然变天降温 , 必须立即返回车间采取措施 , 否则一旦温度、湿度控制不好 , 车间内的坯子就坏了 。
制醋车间的工人不能偷懒也不能勤快 , 随时观察坯子的火候 , 不管白天黑夜 , 不管刮风下雨 , 只要火候到了就必须进行下一步操作 , 怠慢不得 。
说到这 , 陈明友看了一下时间 , 立即打断了采访 , 一路小跑进入另一个发酵车间 , 掀开盖帘 , 用木棍搅拌了几下醋坯子 , 还凑上去闻了闻 。 “这缸就快熟了 , 赶紧来几个人上手 。 ”陈明友大声招呼工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