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音画共舞,演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民间音乐|音画共舞,演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文章插图
明代《皇都积胜图卷》反映的是城市民间说唱的演出场面
艺术的内核是相通的,无论是分属于时间艺术的音乐,还是空间艺术的绘画,借助艺术通感使艺术形式间的沟通、转化成为可能。这不禁令人想起德彪西音乐作品中具有绘画形象的标题——《版画集》《水中倒影》《被淹没的教堂》等,欣赏者从中能感受到乐曲独特的视觉意象。同样地,将音乐始终贯穿于绘画生涯的康定斯基,在创作中视色彩为乐曲中跳跃的音乐,构图为作品的调性。
审美活动发生于生活之中,内在于生活。早在我国古代,基于艺术通感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融通就有诸多表现。明代诗人冯梦祯以闲赏罗列的“十三事”之“鸣琴”融入绘画创作的生活题材,而宋代郑樵也在其《六经奥论》中将《诗经》按音乐功能分“风”“雅”“颂”三类,我国视觉艺术领域在几千年前即已呈现“风”乐图、“雅”乐图、“颂”乐图为功能性图像类别的艺术萌芽。与音乐歌舞伴生的音画,在文化艺术史上承载了音乐和美术发展、民族交融、社会与习俗等直观、生动和真实的信息,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艺术样式。它们不仅印证着时代艺术和审美趣味的发展,更体现中国文人追求“人生真乐”,聚焦“闲情逸致”的生活审美化日常。
民间音乐|音画共舞,演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文章插图
明代文徵明《琴士图卷》以琴音与翰墨、品茶结合,图为局部
【“风”乐图】
传递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民俗风情
如果说《诗经》的“国风”一般都是通过人物形象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生活,那么,“风”乐图则主要是以各地民间艺人表演及城乡音乐活动的描绘来集中体现民间音乐生活的审美趣旨。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之一,“风”乐图积淀着丰富的民间生活经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画面传递的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民俗风情。
以宋元以后反映城乡活动中的音乐生活图像为例,这时期随着民间音乐和戏曲活动的日益开展,音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同时,保存下来的音画图像资料较之前更多,尤以城镇中各种民间说唱活动最为突出。山西繁峙县岩山寺西壁上描绘的正是女艺人在酒楼演唱的场景,其中左侧有两女子,一人执槌击扁鼓,一人击拍板。这类演唱的图景也出现于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四川广元县罗家桥南宋墓石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等。宋末元初,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还有一幅与蹴鞠绘在一起的“唱赚图”,画中有“鼓板”乐队伴奏的唱赚情境如诗中描绘“鼓板清音按乐星,那堪打拍更精神。三条犀架垂丝珞,双支仙枝击月轮。笛韵浑如丹凤叫,板声有若静鞭鸣。几回月下吹新曲,引得嫦娥侧耳听。”
民间音乐|音画共舞,演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文章插图
苏州桃花坞年画《小广寒弹唱图》真实再现“小广寒”书场七位女艺人演唱弹词的场面
明清时期,城乡音乐生活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表演内容依然占音画题材作品的相当数量。明人绘《皇都积胜图卷》反映的即是城市民间说唱的演出场面,在熙熙攘攘、车马行人的正阳门(今前门)内外街道,城楼下两侧各有一人站在长方形矮凳上,持琵琶或拍板演唱,四周围观者甚众。清代画家华喦则有一幅描绘农村“早稻登场农事罢,闲听父老说前朝”说唱场面的作品,画面中演唱者坐于凉棚下长桌前,一手持板,一手握槌击桌上的小扁鼓;旁边围有三两听者,一裸露上身席地而坐的主听者,一身躯佝偻的老翁和手持玩具的儿童等,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清末海派画家任熊笔下也有相近的作品,他为姚燮作《大梅山馆诗意图册》中,《盲歌图》描绘的就是夏日里一群老翁与妇孺聚集于豆棚架下听盲艺人说唱的江南风俗情境,画面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时期正式的舞台演艺作为民间说唱形式之一也较为普遍。吴友如《申江胜景图》里“女书场”画面,管可寿斋《申江名胜图说》等皆有书馆演出的情境。苏州桃花坞陈同盛画店所绘年画《小广寒弹唱图》更是真实再现了“小广寒”书场七位女艺人演唱弹词的场面,画幅上桌后三人弹琵琶、一人拉二胡、一人持拍板并敲击书鼓,桌前一人作表演状、一人持琵琶待上台。
音画题材在民间风俗等方面亦有诸多表现,如宋代《大傩图》表现的是立春节令人民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歌舞活动。画面上十二人化妆列队表演,服饰不一,神态各异,其中就有人系带或演奏各种乐器,画面充满着欢乐气氛。又以记录田间劳作击鼓唱歌为内容,如《三才图会》(王圻)中的“薅鼓图”,描绘的是四川山歌“薅秧歌”,画面上数人在田中插秧,田边树杈上系挂扁鼓,一人执槌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