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长镜头|郑一民: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

近50年来,河北省知名文化学者郑一民一直马不停蹄奔走在乡村古道,梳理浩如烟海的河北民间文艺。他的笔端书写民间市井文化奇观,他的双脚沾满河北古老村落的泥土。“沉浸在燕赵民间文艺的海洋,感受河北大地上民间文化和艺术的深厚与璀璨,享受到民间艺术的多元和精彩,真是一件人生幸事啊!”在民间文化保护研究和传承发展的路上,一路走来,如今已年逾古稀的郑一民不言辛劳,反而带着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将为民间文艺付出半生的奉献,看作是一桩幸福的事。
民间守望,在乡间打捞文化奇珍
提起郑一民,有人说他“多学善谋,能干大事”,更有人评价他是“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著名文化学者、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称他是“中国民协的大将”。然而,这位大半生行走在乡村,打捞民间文化艺术珍宝的守望者,当年却是在机缘巧合下,偶然一脚踏入民间文化宝库,以特有的文化立场观照历史,发掘封存千年的精神财富。
成为采访人员或是作家,曾是少年时代郑一民的志向。然而,随着梦想的渐行渐远,他手中的笔却从未放下,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不少文学和研究性作品,锻炼了文字能力。1984年,刚过而立的郑一民,迎来人生转折。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神医扁鹊的故事》。
为什么选择写扁鹊?
因为郑一民出生在河北内丘西部茫茫太行山脉的古蓬山脚下,而这里有规模宏大的扁鹊享堂和陵墓,他自幼就沐浴在神医扁鹊各种神奇传说中,将中华医祖秦越人(一说扁鹊)充满传奇的一生和事迹创作成长篇小说,是他多年的夙愿。
他的故乡西庞村还有一座“鹊王庙”,里面装满了他的儿时记忆。后来,跑遍了内丘的郑一民发现,在县里,纪念神医扁鹊的庙宇多达30余座,可见扁鹊文化在内丘百姓中影响之大之深。因此,当他步入文学创作之路后,撰写的第一部小说便从记述神医扁鹊的故事开始了。当时还在省文物局工作的郑一民,遍访了散布在全国各地有关神医扁鹊的遗迹。
就在很多人看好他的文学创作潜力时,时代和工作需要却把他推向了民间文化的殿堂。
1984年,一项全国性文化工程启动——被海内外专家称为“中国跨世纪的文化长城”——国家重点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撰(以下简称“三套集成”)。
河北省文联接到编撰三套集成的任务后,在省内遍寻文化研究人才。对民间文化有一定研究、经常下乡开展文物保护调研的郑一民,进入了相关部门的视线。随后,他调入河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编撰三套集成,不仅涵盖范围广,而且耗时长。谁都明白,只要投身到这样费心耗时的工程中,就意味着要做大半辈子。但郑一民丝毫没有犹豫地挑起了重担。
初到省文联,一无资金,二无编制,三无工作人员,组织上只给了他半间用木板隔出来的办公室。郑一民在半间办公室里挂牌,开始了三套集成河北卷的普查、编撰和出版工作。当时谁也想不到,4年后这里走出来一个给全国民间文艺界带来惊喜的郑一民。
起初,郑一民也发过愁。要尽可能多地把流传在河北大地上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搜集整理出版,最需要的是人手。没有人手,只能发动基层部门、人员、群众。他曾一周跑了3个地市8个县,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是不厌其烦地宣传三套集成工作的重要性。当大家有了对本土民间文化的认知和重视,他才开始指导作者,发动群众,深入村镇农户抓典型。
回忆起30多年前进驻藁城耿村搜集民间故事时的情景,郑一民感觉历历在目:“那时的条件很艰苦,我们住在老乡家,都是大通铺,冬天屋里没火,冻得睡觉都不敢脱衣服,一晚上脚都是凉的。夏天蚊子、跳蚤把胳膊、腿咬得红肿疼痒也只能忍着。”他的这股拼命的劲头感动了许多普查人员。
后来,全省迅速建立起各级三套集成领导机构和编辑班子。据统计,从1984年到1988年,全省参加三套集成大普查的各界人士达54万余人,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达2亿8千万字,编印成卷本782部。辉煌的成果,受到各级领导表彰,也引起了全国各省市同行的注目和赞赏。
在三套集成搜集整理过程中,郑一民感受到民间文化的伟大和力量,坚定地走上了民间文化守望之路。
剪纸|长镜头|郑一民: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
文章插图
剪纸|长镜头|郑一民: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郑一民在乡间考察文化遗迹。 省民协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