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 二 )


浆水也为中医所采用 。 宋代颁布的药典《嘉祐本草》载:(浆水)“主调中引气 , 宣和强力 , 通关开胃 , 止渴 , 霍乱泄痢 , 消宿食 , 宜作粥 , 薄暮啜之 , 解烦去睡 , 调理腑脏 , 煎令酸 , 止呕哕”;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说:“味甘酸而性凉”;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陈嘉谟编著《本草蒙筌》载:“熟炊粟饭 , 乘热投瓷缸内 , 冷水浸五六朝 , 味渐酸而生白花 , 色类浆 , 故名浆水 。 或酷热当茶饮下 , 或薄暮作粥啜之 , 醒睡除烦 , 消食止渴 , 调和脏腑”;清代吴仪洛在《寒分经》中说:“ 清浆水 , 一名酸浆水 , 炊粟米熟, 投冷水中 , 浸五六日 , 味酢生花 , 色类浆 , 故名 。 若浸至败者 , 害人 。 其性凉善走 , 能调中气 , 通关开胃 , 解烦渴 , 化滞物”;清代名医徐大椿在《伤寒论类方》中说:“浆水即淘米泔水 , 久贮味酸为佳 。 ”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至于黔东南白酸是何时何地传来的 , 或是如师大老师所说从西北高原迁徙来 , 就像甘肃说浆水是从秦代传下来的 , 陕西说由来要从楚汉的时候说起 , 我觉得无须追究 。 我掉了这些个“书袋” , 无非是想说白酸是古代各族人民的共同发明 , 不全是缺盐的缘故 , 不能和“?菜”相提并论 。 顺便说一句 , 这个“?(yìn)菜” , 贵州人应该称为“ān菜” 。 田汝成的《炎徼纪闻》 , 舒位的《黔苗竹枝词》 , 以及余上泗《蛮峒竹竹枝词》中所描述的“?菜” , 可能与缺盐有关 , 之所以有酸味 , 是腐烂的副产品 , 不是像白酸那样刻意求酸 , “久贮味酸为佳” 。 也不可否认 , 在贵州长期缺盐的社会环境中 , “以酸补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盐短缺的困境 。
由白酸为“老模(mú)子” , 衍生出闻名遐迩的红酸汤 , 年代就晚了 , 是西红柿传入中国以后的事 , 但是不能忘了它的“老模子”可是至少能追溯到唐宋时期的 。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 ,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