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好些年前 , 到甘肃去 , 当地请吃浆水面 。 除了手杆面筋道 , 有嚼劲 , 我惊讶的是浆水居然和黔东南的白酸一模一样 。 问了一下浆水的做法 , 也和贵州的做法相同 , 只是原料用面汤 , 贵州是用米汤 , 这一点不同仅仅是因取材于当地主食不同而已 。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浆水面
我对黔东南的白酸 , 是很有好感的 。 过去到黔东南出差 , 如果是暑天 , 总要请食堂在冰箱里放一钵 , 里面照例有一点瓜片、莲花白叶 , 当然少不了木姜子 。 傍晚回来 , 先喝上一碗 , 口齿生津 , 暑热顿消 。
贵州人嗜酸似乎出了名 , 俗语说“三天不吃酸 , 走路打恅撺” 。 不少学者认为缺盐的环境激发了先民们的智慧 , 经过千年的摸索和传承 , 贵州人最后找到用腌制酸汤酸食作为代盐的办法 。 贵州师大的老师认为“苗族由寒冷的西北高原迁徙到云贵高原脚 , 携带的粮食由于自然发酵而形成了散发清香的酸味 , 聪明的苗族人则根据原理制成白酸汤 。 且历史上贵州交通经济极不发达 , 导致盐价昂贵 , 居住在深山腹地的少数民族只能望盐兴叹 。 严重缺盐激发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 酸味具有生津健胃、增加食欲的功效 , 故而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以酸代盐、以酸补盐的烹调艺术 。 ”总之 , 都认为是缺盐的结果 。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黔东南白酸
其实 , 无论是甘肃的浆水 , 还是黔东南的白酸 , 历史要久远得多 , 和缺盐关系并不大 。 唐代谷神子《博异志补编·郑洁》:“百味之物 , 深所反侧 。 然不如赐茶、浆水、粥耳 , 茶酒不如赐浆水 , 又贫居之易辨 。 ”五代钱镠出生时差点被他爹丢到井里 , 后来被他奶奶拦下 , 所以小名叫“婆留” 。 后来钱镠受封吴越王 , 衣锦还乡 , 有九十多岁的邻居老婆子提着浆水来迎接 , 说“钱婆留宁馨(这样)富贵!”
到宋代 , 浆水已是普遍饮用的饮料了 。 《东京梦华录》载《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又生葱韭蒜醋各一碟 。 三五人共列浆水一桶 , 立杓数枚” 。 苏东坡在《仇池笔记·二红饭》中说:“然日中腹肌 , 用浆水淘之 , 自然甘酸浮滑 , 有西北村落气味 。 ”据说宋朝人还会在浆水里加入蜂蜜、花果 , 做成荔枝浆水、桂花浆水、木瓜浆水等 。
元代戏曲中经常会提到浆水 。 如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容我与侍郎瀽一椀浆水 , 烧一陌纸钱咱 。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时对婆婆说:“婆婆 , 此后遇着冬时年节 , 月一十五 , 有瀽不了的浆水饭 , 瀽半碗儿与我吃 , 烧不了的纸钱 , 与窦娥烧一陌儿 。 ”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你爱吃的黔东南白酸唐宋时期就有了?文章插图
浆水做法很简单:米饭煮熟 , 倒入缸中 , 用干净的冷水浸泡五六天 , 让其发酵 , 稍微变酸后便可以倒出汤水饮用 , 和黔东南的做法大同小异 。 有人介绍说 , 黔东南盛产糯米 , 而且糯米的米汤黏稠 , 有质感 。 抓一把糯米 , 洗净 , 水煮;待煮沸后 , 将米粒盛出来 , 剩下的米汤放到坛子底部 , 加盖 , 密封 , 用水隔绝空气 。 往后每日的米汤 , 都以同样的方式加进去 , 和前日的混合 , 等到有六七成满时就封起来 。 这就是白酸汤 。 只不过宋代的浆水没有黔东南的白酸清亮 , 要稍微浑浊些 。 宋代孔平仲《孔氏谈苑》中写道:有人问秀州崇德县的百姓:“你们的官老爷清廉不清廉啊?”百姓回答说:“浆水色” 。 那意思就是不很清 , 但也不太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