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听说过“俄系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扒一扒( 三 )


「深度」听说过“俄系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扒一扒文章插图
俄罗斯很快就发现不可以这样子!
出于对本土企业的保护 , 就在奇瑞入俄的第二年 , 出台了大名鼎鼎的166政策 , 也就是《工业组装政策》 。
这一政策的中心思想就是“欢迎外国品牌来俄罗斯卖车 , 但不能只来车 , 必须带着技术来 , 要设厂进行本土组装 。 符合规定的品牌能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 不听话的交关税交到你哭 。 ”
后来还做出了极为细致的要求:汽车工厂要做到年产辆30万辆 , 发动机厂则是年产20万台 , 还有各种汽车零部件 , 要求5年内本地化率达到65% 。
如此一来 , 不少海外品牌 , 尤其是韩系车和中国自主品牌都开始了本地化进程 , 欧美不少品牌纷纷选择撤离 。
「深度」听说过“俄系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扒一扒文章插图
中国和韩国汽车厂家的进驻 , 顺理成章地解开了围绕“俄系车”落后的第三大难题——由于冷战和冷战后的混乱时期 , 导致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技术、设计和管理 , 落后世界起码40年 。
比如技术落后方面 。 大名鼎鼎的UAZ(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厂)的涂装车间 , 在2000年代末期用的居然还是1960年代时期的阳极电泳系统 。
还有设计过时 。 这个问题一开始咱们就见识到了 。
最重要的难题其实是管理混乱 , 人员臃肿 。 比如本土第一的伏尔加汽车 , 2000年代的雇员总数有12万人 , 但这个车厂的年销量不过60万台 。
不过 , 也是从2010年代开始 , 俄罗斯汽车工业也的确在慢慢发生变革 。
首先是之前提到的高速公路 , 2012年终于发生了质的飞跃 。
那一年 , 国际油价非常争气 , 让不差能源的俄罗斯获得了巨大的石油收益——苏联解体以后的第一个大型高速公路项目 , 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M11高速公路项目终于得以实施 。
「深度」听说过“俄系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扒一扒文章插图
其实这个项目 , 在2006年就有了苗头 。
当时 , 普京曾和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在巴黎签署了一向关于M11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总长669公里 , 途径莫斯科市、莫斯科州、特维尔州、诺夫哥罗德州、列宁格勒州和圣彼得堡市 , 预计耗费520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71亿元) 。
可惜万事俱备只欠资金 。
6年以后钱终于有了着落 , 工程飞速造起来 , 并在2019年11月正式通车 , 双向4-10车道 , 预计时速在每小时110至130公里 。 不仅使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的通行耗时缩短一半 , 更大大降低了往来两地时的危险概率 。
其实不仅仅是M11项目 , 截止到2019年底 , 俄罗斯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也达到了2000多公里——是7年前的50倍!
但是 , 中国单单一条京昆高速 , 长度就到达了2865公里 。 而于2014年已全面贯通的连霍高速 , 总长达到了4280公里 。
除了高速上去了 , 2008年政府出台的166保护政策也让“俄系车”变化不少 。
最著名的 , 莫过于生产拉达的当地第一大汽车企业伏尔加汽车集团 , 在2009年加入雷诺-日产汽车联盟后 , 不仅大量采用雷诺和日产的技术 , 还开始代工生产雷诺和日产车型 , 彻底更新了自己生产线 。
「深度」听说过“俄系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扒一扒文章插图
生产线更新后就开始向雷诺学习 , 合作设计不少新款拉达车型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抗击韩系车和中国自主品牌的“攻击” 。
最重要的是减轻体量大胆裁员 。 2009年之前的12万雇员 , 如今只剩下了3.5万人 。
如今 , “俄系车”市场又开始缓慢增长 , 销量又有雄起的苗头 。 近几年被俄系车、韩系车以及雷诺-日产条线的车款占了前十名中的六席 。 尤其是本土品牌拉达 , 和韩国起亚和现代 , 这三个品牌占据了45.4%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