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中国外语教育前世今生:1963年全国特招幼童 教大学的师( 二 )
口试时 , 考生被问及理想志向 , 还要当场走几步路 , 唱歌或朗诵 。 老师用多语种领读字母、单词、词组 , 要考生跟读 。 马志学记得 , 自己当时没能模仿出一种奇特的发音 。 日后他才知道 , 那是俄语和西班牙语里都有的大舌音 。
传闻当年报考北外附的考生有好几万 , 张永彪的印象是一万来人 。 最终 , 该校1963年录取了小学三年级生151人、初一生160人、高一生97人 。
“听说领先”
北外附位于北京宣武区南新华街2号 。
北外附属于双重领导 , 既挂名北外 , 又隶属于外交部 。 开学典礼上 , 外交部教育司司长雷阳代表外交部讲话 。 马志学清楚地记得 , 他说 , 同学们进这所学校 , 以后就是要当外交官的 。
入学后不久 , 大家便发现 , 几乎人人都是小学里的学生干部和学习尖子 。 一些同学的高干和名人家庭背景也逐渐流传开来 。
刚开学时 , 实行语种混合编班 , 如初一(1)班由一个英语小班和一个法语小班组成 。 语文、代数、理化等科目是40人的大班上课 , 外语课是20人的小班上课 , 外教课则以10人一组的“小小班”为单位授课 。
1964年9月 , 外交部任命时任总务司专员、基建处处长曾远辉兼任北外附校校长 。 之后 , 双语混编被改为按英、法、西、俄语种分班 。
为了推行“环境教学法” , 每一语种一座教学楼 , 各有自己的播音室 , 播放新闻、歌曲等 , 每天“轰炸” 。 凡进入教学楼 , 都被要求用外语交流 。
教学实行“听说领先” , 很少有写作课 , 更不要说语法了 。 老师要求学生模仿 , 背诵 , 直至脱口而出 。
每个班都配备了两台录音机 。 学校还有专门的电教室 , 电教室里有若干间小录音室 。 每个同学的发音都被录下来 , 以此来校正发音 。 期中期末考试还有一对一的“口试” , 作为总分的一部分 。
在北外附 , 外语是当然的主科 。 有些课则被一些同学视作“副科” 。
一天 , 由于课堂秩序不太好 , 一位“副科”老师“发飙”了 。 他用教鞭敲敲讲桌 , 指着黑板上方贴的八个红色大字“好好学习 , 天天向上” , 问谁能翻译一下 。
教室一下安静下来 , 无人回答 。 地理老师得意地说 , 此句的翻译是: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全班震撼 。 那一节的后半堂 , 秩序出奇地好 。
学校西南角的大礼堂期末有不同语种的文艺汇演 。 节目单一侧是中文 , 一侧是节目所用语言对应的外语名字 。 保留节目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进行的全体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和《国际歌》 。
学校实行“一条龙”的直升 , 但不合格者随时淘汰 。 俄语班的王铁山记得 , 初一入学时 , 俄语方向有40名同学 , 到初三结束时只有36名 , 另外4名或被劝退 , 或被转学 。
- 『老谭世界百态』西方不说话了,中国战胜新冠投入了多少资金?专家说出一组数字
- 中国网科技@撤出液晶面板生产,三星将关闭两座工厂
-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蛟龙600需加快研制,西昌大火表明中国急缺灭火飞机
- 『强国兵器』中方协同美方开发AI工具,英国人:只有中国能做到,抗疫强力辅助
- #即科技#107国赞同票作废!,想“加入”联合国?中国使用一票否决
- 【台海网】美官员攻击中国成瘾!华春莹强势回应:这锅你甩不掉
- 「万域」晨光文具陈湖雄:造一支中国人自己的好笔
- 「晓卫双」泰国转身就卖给了美国?官方终于出面回应,中国捐的口罩刚落地
- 即科技■决定权掌握在中国手,?联合国五常将变六常?此国获美俄一致力挺
- #新华网#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