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中国外语教育前世今生:1963年全国特招幼童 教大学的师( 六 )
后来 , 陈珊珊去了北京军区部队当护士 , 把名字改成了丛军 。
这前后 , 廖汀汀改名为廖青 , 张援援改名为张援远 , 吴吉星改名吴军 , 霍秀珍改名霍红斌 。
初心与后来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 , 中美关系破冰 , 中国与多个西方国家建交 , 国家急需外语人才 。 这时候 , 外语附校的人才储备开始发挥应急作用 。
外交部在选派出国留学人员时 , 首先想到了这批学生 。 他们找到当年的老师推荐学生 , 参加外交部举办的学习班入学考试 。
蔡润国回忆 , 他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后 , 他的老师、教西班牙语的李德恩还与他保持着联系 , 鼓励他不要放弃外语学习 。 这时 , 李老师积极推荐了他和其他一些同学 。 他参加了面试并通过了 , 但由于家庭原因 , 没能通过政审 。
最后 , 外交部录取了五十余人 , 主要来自63年全国新建的外语学校 , 其中包括北外附英语班的张援远 , 法语班的董津义、马志学 。 后来陆续选派出国的还有丛军等人 。
蔡润国与西语班同学李仲良一起 , 于1973年北外招生时进入大学 。 俄语班的王铁山通过外文局被选派出国 。
63级初中班中 , 英语班的丛军后来出任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 , 张援远曾任驻新西兰和比利时大使、外交部翻译室主任;法语班的董津义曾任驻意大利和瑞士大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 , 马志学曾任驻科特迪瓦、卢森堡等国大使;西语班的蔡润国曾任驻厄瓜多尔大使 , 李仲良曾任驻赤道几内亚和乌拉圭大使;俄语班的王铁山曾任驻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总领事 。
此外 , 还有多位同学进入外交口工作 。 吴吉星在新闻出版总署外事司工作 , 后在中国驻巴西圣保罗总领事馆工作 。
其他城市的外语附校 , 也出了大批外语人才 。 以上海外国语学校为例 , 仅63级初中英语班 , 就出了8位外交官 , 包括政治局委员、外交部原部长杨洁篪 , 外交部原副部长王光亚 , 现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 。
更多的学生虽然没有进入外交口 , 但仍从事着与外语有关的工作 , 如霍红斌曾在北京皇城根小学做英语教师 。
霍红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由于历史原因 , 这些附校远没有达到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的初衷和期望 , 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实现了当外交官的梦想 。 但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 , 无论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 , 后来大部分都成了所在行业的骨干和精英 。 因为附校给予他们的不只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稀缺的外语能力 , 还有更高的起点和志向 , 以及在国门打开之前比其他人早一步接触多元文化的眼界和熏陶 。
张永彪于1978年离开外附 , 去往教育部工作 , 曾任教育部中学司副司长 , 后出任过国家督学和处理督学事宜的督导办副主任 。
1983年的一天 , 当时任中学司教学处副处长的张永彪从司里接到一份部里交办的文书 , 内容是北外申请停办附校的报告 。 他觉得难过和遗憾 , 但也能理解 , 很多老师在附校奉献了多年 , 希望能回到北外 , 并且 , 改革开放之后 , 这种举国家之力、不计成本的高投入模式也不再适应形势了 。
1988年10月 , 这所学校停办 。
- 『老谭世界百态』西方不说话了,中国战胜新冠投入了多少资金?专家说出一组数字
- 中国网科技@撤出液晶面板生产,三星将关闭两座工厂
-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蛟龙600需加快研制,西昌大火表明中国急缺灭火飞机
- 『强国兵器』中方协同美方开发AI工具,英国人:只有中国能做到,抗疫强力辅助
- #即科技#107国赞同票作废!,想“加入”联合国?中国使用一票否决
- 【台海网】美官员攻击中国成瘾!华春莹强势回应:这锅你甩不掉
- 「万域」晨光文具陈湖雄:造一支中国人自己的好笔
- 「晓卫双」泰国转身就卖给了美国?官方终于出面回应,中国捐的口罩刚落地
- 即科技■决定权掌握在中国手,?联合国五常将变六常?此国获美俄一致力挺
- #新华网#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