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风俗贵茶之成因

唐代风俗贵茶,是由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唐朝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昌盛,为饮茶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治阶级对饮茶的重视和倡导,在全国产生上行下效的效应;文人士大夫的饮茶活动及其茶诗文的创作对饮茶风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禅宗佛教与茶一味促成饮茶风尚的形成,当然这一切又与茶本身丰富的生理功效及广大的社会功效吻合时代需要有决定性关系
据史料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
茶最初为药用,继而食用,据晏子春秋所记: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食,炙三戈五卵茗菜耳 。至西汉,茶始作饮料,开始为宫廷贵族士大夫专有享用品 。吴志韦曜传曾记载吴王孙皓喜欢饮酒,对韦曜密赐茶_以代酒 。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 。这时,茶已成为普通饮料了
到了唐朝,茶不仅不再是宫廷贵族士大夫阶层专有享受品,而且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甚至达到了滂时侵俗以为比屋之饮之势 。在唐进士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也反映了唐代的饮茶盛况: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唐朝不仅饮茶之风至盛,而且于此时,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问世,茶字也因唐玄宗御批而被定夺,从此茶字在唐代之前的种种别称如荼、_、_、茗、_、诧等归为一统
至此,不由人不引起深思,为什么茶自神农被发现历经数千年,至唐代始风俗贵茶?形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及意义何在?一、唐代茶风的社会条件和背景自神农氏发现茶为有用之物始,至唐历经数千年,因社会长期处于动乱之中,用茶的演变进程缓慢曲折 。唐朝始,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业包括茶业的发展:野生茶树普遍实行人工栽培种植;全国产茶区域据茶经记载已达8个区,包括42个州和一个郡;至德宗建中元年,全国产茶量已达100万老担;茶税收入40万贯,茶叶产值突破400万贯;制茶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发明了蒸青制法,提高了茶叶品质,使茶不仅具食用、药用等功能,且大大增强了茶的品饮价值;饮茶方式首次程序化、规范化;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基本形成,等等 。这一切又为唐代饮茶的普及和饮茶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唐朝统一强盛,令中国人重新树立起对自身的信仰、认定生命的价值、追求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 。在这样的特定时代背景中,茶以其涤烦除腻、健体轻身、祛病延年、修身养性等功效吻合时代的需求,而使饮茶之习蔚然成风
唐朝的统一、交通的发达、开明的经济政策,促使商人积极贩茶、卖茶、为饮茶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市场条件,而促成举国之饮、比屋皆饮的饮茶之势 。封氏闻见记中记有: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辅,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贩茶获利可观,令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杨化在膳夫经手录中记录了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裔、数千里不绝于道路的商茶情况 。茶借助贯道发达的交通,大量涌入北方,使饮茶在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二的北方传播开来
二、皇家的重视和倡导据神农本草所记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可见茶最初被当作一种具有解毒疗疾奇特功效、并带有神秘色彩的珍贵之物 。因而为历代帝王所钟爱和用享 。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谈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桑、蚕、麻、茶、皆纳贡之 。这表明3000多年前,茶叶已作贡品了 。周时王室,就有专门的官吏--掌荼,专聚荼以供宫廷祭礼作贡品之用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西汉1号墓和3号墓时,均发现随葬物中有茶箱及敬茶仕女帛画,该茶箱和帛画描会了距今约2100多年前汉室皇族烹煮饮茶的情景 。赵飞燕别传中有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的记载,可见在西汉宫中,茶仍是极珍贵的,即使后妃也不能经常饮用,饮茶一直是一种权贵的象征 。至唐时,饮茶因适应宫廷统治需要而得到大力和重视提倡
唐贞观15年,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茶作为陪嫁之物而入藏 。西藏政教鉴附录称: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 。随之西藏饮茶习俗蔚为时尚 。此后,以奶与肉食为主的边民得茶之大益,达到守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于是自唐代开始了与加纥等边地民族长达数世纪的茶马交易 。很显然,皇帝以茶和亲、以茶输边,为的是强国固边,以示福惠边民
唐代宗开始,为满足宫廷对名茶的需要,建立了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贡茶制,并责成专门官吏督造贡茶入贡事宜 。如大历五年在浙江顾渚山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所贡茶院,其产制规模之宏大,至今也属罕见 。史载:采制盛期,役工三万人,仅常年从事制茶的工匠千余人岁贡达一万八千斤之多 。宫廷对贡茶的需要及因此而设施的贡茶制,客观上刺激了茶叶的生产,对兴起竟制佳品名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年入贡的茶叶,为示皇恩,皇帝皆于清明节举行茶宴,分赐群臣功戚 。全唐文载有柳宗元为武中函谢赐新茶表和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表明在宫廷,茶被统治者作为安抚边蕃和臣下的特别礼遇
唐德宗建中元年,首开税天下茶,十取其一,贞元九年上茶税岁则四十万贯 。税额十分可观,使茶叶生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茶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重视和倡导
中唐酒道大行,耗粮日渐增加,人口也日趋增多,朝延为节约粮食,确保人民生活所必须,一边禁酒、一边倡导饮茶,以茶代酒,于国于民皆有大益
不仅如此,唐代宗后,朝廷内凡举考、论经修志、较量文章,宫人已下待茶汤 。唐时,中国成为世界文化经济交往中心,赠茶又是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使得饮茶习俗随之流传国外
唐代最高统治者直接提倡饮茶、热衷茶事,皆因茶体现了皇家的意志,适应统治的需要,利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 。因而茶的地位由此上升到国家政治经济的高度
三、文人士大夫的褒扬唐以前文人士大夫就介入饮茶活动、与茶结下缘份,并有作品留世 。但唐之前的茶诗文零星散见 。唐朝的统一强盛、国泰民安、宽松开明的文华背景为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激发了文人创作的激情;加之茶能涤烦提神、醒脑益思而深得文人喜爱 。文人士大夫面对名山大川、稀疏竹影、夜后明月、晨前朝霞尽兴饮茶,将饮茶作为一种愉悦精神、修身养性的手段,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体验过程 。因此,自唐以来,从流传下来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等来看,无论是从数量到质量、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时代,这对饮茶风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史料记载来看,写过有关茶作品的文人中,人数之多、影响之大的当属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白居易、卢仝、杜牧、皮日休、刘禹锡、柳宗元、姚合、元稹、温庭筠、韦应物、岑参、皎然等诗界名流,无不留有烩炙人口的茶诗 。如李白曾写下仙人掌名茶诗;自称茶叶行家的白居易写茶诗50首;波日休以茶经为内容用诗注释,写下茶中杂咏10首与陆羽唱和;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茶诗千古佳作 。诗中写到由于茶味好,竟一连吃了七碗,且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七碗茶诗把饮茶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觉描绘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茶的深切喜爱 。此诗一出,后人竟相引用 。如扬升庵鹧鸪天有清风两腋诗千首,舌有悬河笔有功 。最为有名的是苏轼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匕碗茶 。这对提倡饮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茶诗多达数百首,题材涉及茶的载、采、制、煎、饮,以及茶具、茶礼、茶功、茶德等等 。可以说在唐代不饮茶做不了名诗人,名诗人不能不写茶
唐代诗人有极为广泛的活动范围,在饮茶习惯尚未普及和逐渐普及过程中,诗人们利用交游、酬唱机会,写下了大量的动人茶诗,言茶妙用、宣茶功效、普及饮茶知识 。人们通过这些动人的茶诗,得以了解茶功用,这无疑推动并加快了饮茶风尚的形成
不仅如此,一些爱茶成癖的诗人还热衷于从事茶的其他活动 。如诗人白居易平生无所好如获终老地架岩结茅宇、砍壑开茶园 。更有甚者,诗人陆色蒙有田数百亩、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弟 。诗人身体力行,爱茶、种茶、研茶,对茶的生产及饮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尤其是茶圣陆羽不仅作茶诗,从事茶的研究、著茶书,也曾在饶州依山结芦、开垦茶圃,并以其精湛的茶术两度进京为皇帝表演,向宫廷推荐贡茶,促成贡茶制形成,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茶,而天下益知饮茶矣 。四、禅宗佛教与茶一味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这段文字证实,唐代饮茶习俗的兴起,尤其是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北方的饮茶,与佛教传播关系甚为密切 。饮茶藉信佛而盛行
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唐僖宗供奉佛骨舍利的系列金银精美茶具来看,其造形和纹饰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且入藏地宫供奉佛骨舍利、反映唐代以茶敬佛、献佛的习俗,唐皇室宗佛以茶敬佛的风尚对佛教在全国的传播及饮茶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脱胎变革为禅宗佛教后,至唐代逐渐向全国传播开来,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达到中国佛教最隆盛程度 。此时,名僧辈出,僧居佛刹遍及全国各地,僧人数以十万计 。禅宗佛教提倡坐禅,通过身体的修练达到精神的升华 。坐禅夜不能睡,且只允许早、中两餐进食,以便身心轻安、静坐敛心、专注一境、最终顿悟成佛 。而坐禅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空腹长时间静坐,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教义戒规,又能清心提神、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 。茶性宁静清雅、质朴致和、淡泊去欲,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僧人从饮茶实践中发现,饮茶即可提神醒脑、消除疲乏、修身养性,又能补充水分,获得丰富的营养,因而茶深得僧人喜爱,与佛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适应佛教生活一日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饮茶逐渐成为寺院生活的重要内容,饮茶之风传遍各大小寺庙
为满足禅宗佛教用茶的需要,各大小寺院大力种茶制茶、研茶,现流传下来的多数名茶、皆产自仙居名山的寺庙 。如;长兴吉祥寺的紫笋、霍山长岭庵的霍山黄芽、庐山招贤寺的庐山云雾、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当阳玉泉山玉泉寺的仙人掌茶、黄山松谷庵、云谷寺的黄山毛峰、徽州松萝庵的徽州松萝、杭州龙井寺的龙井,等等举不胜举,这其中的名茶,有的直接以产茶的寺庙名命名,如徽州松萝、杭州龙井等;有的甚至直接以创制名茶的僧人法名为名如:徽州老竹大方;有的是僧人专为拯救民间病人采制而著名,如:九华山的黄石毛峰 。佛教界广为种茶、制茶、研茶,对促进茶叶的生产及品质的提高作了历史性的贡献 。此外,寺院有茶头僧专事烧水煮茶,以备献茶待客;有施茶僧专为游人香客惠施茶水;有名僧著茶书、写茶文、作茶诗,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作者陆羽即是一名僧 。佛教寺院兴起的种茶、制茶、研茶、尤其是饮茶风尚,在唐朝佛教极大的社会影响下,由僧及俗,促成了唐朝风俗贵茶的局面 。概而言之,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了茶,茶因佛而兴,所以有茶佛一味或茶禅一味之说
综上所述,唐朝饮茶风尚成因,有其社会条件和基础 。没有盛唐的社会背景和条件难以产生茶人兴茶、皇家重茶、文人写茶、佛教崇茶、商人贩茶、举国饮茶的社会现象 。茶诗文的创作传播普及了饮茶知识、宣传了茶的功效,对饮茶风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商人积极经销茶叶,繁荣了茶叶市场、方便了人们饮茶,对饮茶风尚的普及作出了保障;茶佛一味,促成饮茶风尚的形成;统治阶级对饮茶的倡导和重视,使茶的地位上升到国家政治经济的高度,在全国产生上行下效的效应,而使饮茶风尚达到了高潮,并持久而稳定的发展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4月
给自己沏一杯淡淡的茶,静品清茗,把所有的心事,委屈,思念全都稳妥地安放 。七月的情在心里,无言也温暖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七月等待的唯美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你在七月的茶香里唯美文章
 不懂茶道 , 偶尔也会喝茶,喜欢铁观音的醇厚内敛,喜欢普洱的温和稳?。?也喜欢龙井的香郁清爽 。你来,为你沏盏茶,不须言语寒喧:好久不见 。然后,一席茶事 , 一段时光,裁一寸光阴,画一地月光 , 再让那炉火光,燃于心底 。我会记着那些茶语,那颗茶心 , 那缕袅袅茶烟 。有些茶,相遇不早却一见倾心 。相遇时间不算长,却总占据心底 。仿如生根落地,固执的葱葱郁郁 。
 清水煎茶,新绿初开,是水给了茶叶第二次生命,从茶树梢上的一抹嫩绿,缱倦成茶叶罐中的一生苍老,然后在滚水中重生,片片新绿,在水中舞蹈,尽情绽放 。
 晚风清爽,一缕花瓣雨,摇曳出淡淡的清香,执一杯清茶,隔窗遥望,几盏灯火,落满了相思的轩窗 。七月的花事未央,谁又在夜色里凝神,任一怀柔情在茶香里起舞?一朵嫣红的美丽,沁醉了谁的一纸阑珊?将所有的祈愿,绽放成清新含香的花露,风月情长 , 衣我华裳 。
 日子,一直清浅着,没有波澜,亦无太多的感念 。回眸处,一片片的翠绿 , 一朵朵的花红,仿佛在说,无论是相思还是重逢,都是美好的温暖所在 。我只想安静的坐在这里,写一笺小字,想必 , 你也能隔着天涯海角的距离,读懂我的心语 , 我一直就在这清幽的小院里 , 闻花香 , 听鸟语,等一个人来弹高山流水 。守着一方静谧,只为初见时的心动,无论守望还是期许,你始终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在我心底 。
 月色朦胧,树影婆娑,风从纱窗跑了进来,吹散了一天的烦闷,一个人静默着,什么也不想说,看了半页字,也没读出个啥意思来,或许此时的心也没在文字里 。给自己泡一杯茶吧,水是沸的,心是静的,看铁观音卷缩的叶子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开来 , 轻轻呷上一口 , 一丝淡淡的甘苦沁入心底?
 夜凉,星子无光,静静地坐在窗前,诗意的念想便在这一盏绿茶里,淡淡的茶烟袅袅 , 若有若无,一缕暗香浮动 。喜欢独享一个人的清凉时光,此刻,时光安恬,心安然向暖 。禅茶一味,心留余香 。其实 , 茶与我有不可言喻缘分,茶,喝的是心境,品的是人生,还有,那一盏茶香里等待的那个人 。偶尔,会选择合适的时间,静下心来品品茶,情用水调,茶需静品,让我们把心变成一壶茶,包容百味,吐故纳新 。
 岁月诗不尽江南的黛瓦粉墙 , 光阴唱不完燕北的秋水天长 。盛夏如烟,迢迢水远,隔着一水的距离,让等待如诗 。隐约,是谁在耳边喃喃细语,轻轻 , 剪一段素白的时光,裁一缕月的清辉,给心一片明媚 。心灵的相伴 , 是一种默契,一种心照不宣的感应 , 无需言语,丝丝缕缕的情愫,脉脉流淌在彼此那清澈的心溪里 。那种感觉,如一缕柔风,若一杯淡茶,清润了斜风细雨的时光 。我只愿这般安静的想你,把美好的情愫绣刻在月白风轻的日子里 。
 七月未央,看紫藤在季风里疯长,瞬间弥漫了清幽的长廊 。在这清浅的时光里,只想拥有平淡安恬的生活 , 静坐,看阳光穿过藤蔓,斑斑驳驳的影子落在我的碎花裙上,品茗,写字,听风,想一个人 。与时光对酌,用思念砚墨,用心做素笺,将光阴里的山水美眷,写给自己 , 也写给心里的那个人,惟愿,这一份温润的情怀,不负韶华,在生命的长河里永存 。
 当年华远去,青春的容颜不再,无力与窗外的花花草草交谈时,而那时,独坐在黄昏的幽梦里,听风吹起清亮的旋律 , 那时的人,那时的景 , 依然是温存在心里的美好 。
 岁月如水 , 淡淡的不留痕迹,那镂刻于时光深处的情深,在记忆的门湄总会泛起淡淡的念,任冰凉的液体的打湿眉弯 , 于默默的守望里温暖了流年 。花事三千,从不问因果缘由,只需在那份感觉里诉说心念 。低眉的故事 , 从不去想悲喜长短,只在心里默默挂牵 。想来,生命就是一场无尽的等待 , 等春风绿了北川,等夏荷红了南岸,等你,青灯相伴,花落水边?
关于茶的唯美散文
 那一年 , 才子胡兰成与才女张爱玲缔结婚约 , 珠联璧合的一段姻缘,形式有点草草 。她提笔蘸墨写道: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他接笔补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之后,他去了武汉,在那里认识了护士小周 。黄昏 , 在汉江岸边 , 双双并肩散步,你侬我侬 。再后来,他又去了温州,身边的女人是秀美 , 一个读书,一个刺绣 , 花好月圆的样子 。而她,在上海,对他 , 无一日不思念 。
 她渡水辗转,去温州的乡下找他 。人在渡上,看那有水有天、有路有桥的江南风光,她觉得欢喜而亲切,只因,这里有他的气息 。短暂的搁留 , 心酸多过欢喜 。
 是他太幼稚了,还是她太宠他了?他以为她爱他,就会爱他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爱的别的女人 。世间还有这般道理?!而她以为,他应毫不犹豫地选才女的她 。只是不料,他不选!他是妹妹好,姐姐也好 。男人眼里,才女是虚衔 。叹,才女只懂舞弄文字,却不懂识人 。文人的情话好比戏子口里的唱词,绕梁三日的动听 , 但,不可信,更不可久信 。这厢才说过细碎的软语,转身那厢又与人耳鬓厮磨了 。怕凉了姐姐,又怕冷了妹妹,多情至于滥情,滥情至于无情 。
 一时脑热,爱了也就罢了,怎可以轻易脱身呢!她不懂 。40年代那样的一个乱世 , 许多人谨慎封笔,韬光养晦 , 她却独树一帜,赶乱世成名了 。因为文字 , 他拜访她,她认识他 。她说:见了他 , 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可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也是因为那个乱世,他躲到温州乡下,在他回沪的最后一次相见后 , 她搬家,并给他去了一封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你是早就不喜欢我了?你不要来寻我,即便你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好个?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像一夜花尽似的凄凉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
 可我看她,她的爱情 , 更像一杯茶 。她是爱茶的,以至于她笔下的人物,或悲或喜的爱情,都与茶有了一点儿关联 。《倾城之恋》里 , 范柳原第一次请柳白苏上香港的上海馆子吃饭,饭毕,范柳原将玻璃杯里的剩下的茶一饮而尽 , 然后迎着亮瞧杯底的一片残茶,竟像一片蓊郁的森林了 。绿色的茶叶贴着玻璃壁,横斜有致,像翠生生的芭蕉 。错杂在杯底的茶叶 , 像末膝的蔓草与蓬蒿 。迎着一片光亮,用心看,一片残渣中也见出美了 。一对精明自私的庸俗男女 , 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 在一座倾覆的城里 , 竟也刹那间感受到了平凡夫妻的那一点真心 。苍凉 。像暗夜的一点星火,叫人看到了一点光色,却也更见出了暗夜的浓稠和幽深 。
 而她自己呢,这个爱茶写茶的女人?乱世为壶,那个他是煮她的沸水 。她在沸腾里舒展,生色,吐香;然后,人走,茶凉,香随晚风逝 。
描写茶的散文:一杯茶引发的思考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 ,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新的事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最近正好是新茶上市,前不久收到竹叶青给我定制的春茶,于是我就带到办公室给同事们尝鲜 。几个老外围观了我泡茶的全过程,看着杯子里竖立的茶芽,都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我告诉他们 , 看茶就如同红酒里的品香一样,是中国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
 可是 , 当我把泡好的茶端给他们请他们品尝时,他们犹豫着接过,闻了又闻,就是不敢张口去喝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茶应该是茶粉、茶包 。
 而眼前这杯水,充满神秘魔幻的东方气息,美则美矣,但真要咽下肚子 , 却有点勉为其难 。
 我一再坚持 , 告诉他们喝绿茶追求的是新鲜 , 中国人喜欢用每年春季最新鲜的茶叶招待朋友,所谓?新茶老友? 。
 出于礼貌,他们小啜了几口,就放在了一边 。下班的时候,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还放着满满的一杯茶 。
 对我来说,在?推广?中国文化时遭受这样的挫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 , 几个人都夸口自己喜欢吃中餐,我对他们说,你们吃的中餐都不是真正的中餐,而是经过改良的美式中餐,在中国根本没有人吃,下次我带你们去吃真正的中餐 。
 看着他们一脸神往 , 我一下子来了劲头 。第二天中午,我拉着这帮人去了一家很正宗的川菜馆,点了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水煮鱼、回锅肉和蚂蚁上树 。
 等菜一盘盘上桌,我的同事们脸上的表情也在慢慢变得诧异 。他们小心翼翼地举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菜放进嘴里 。虽然出于礼貌不停地说很好吃,可是他们的胃没法撒谎,吃了半个小时,大部分的菜都还是满满的一盘 。
 于心不忍的我只好又善解人意地点了左宗棠鸡和芝麻牛肉 。看着他们如释重负又欢欣鼓舞地把这两道美式中餐里最常见的菜一扫而光,我在心里哭笑不得 。
 在纽约这样的城市 , 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夸张地标榜自己热爱中国菜、热爱韩国菜、热爱尼泊尔菜?热爱任何一个国家的菜,就连用筷子都是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 。可是很多人这样做,其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交虚荣心,对他们来说,能够接受的中国菜也就仅限于改良后迎合了他们口味的美式中餐而已 。
 到过美国的人大概都知道美式中餐是怎么一回事 。全美各地一共有4万多家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和汉堡王加在一起还要多,大城市里街头巷尾几乎随处可见,如果你开车上路,即使在最荒无人烟的偏僻角落 , 也能看到中餐馆像灯塔一样顽强地矗立在路旁 , 这些中餐馆大多是中国移民开的小型家庭餐馆 。我在地图里搜了一下Chinese Restaurant,结果密密麻麻 。
 这些中餐馆里最著名的菜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左宗棠鸡 。这个名字其实是误传,它真正的名称是General Tso's Chicken , 意思是?左将军的鸡肉?,左将军就是清朝将领左宗棠 。这道菜是用大块去皮的鸡肉裹上面粉,油炸后浇上浓稠的糖醋酱,味道又酸又甜,口感有点像咕咾肉 。此外,还有芝麻鸡和陈皮鸡,味道都差不多 。
 美式中餐里最常见的配菜是西兰花,肉类一般是鸡肉和牛肉,由此就诞生了另外两道美式中餐:西兰花炒牛肉和西兰花炒鸡肉 。这里用?炒?有点不恰当,因为所谓的炒,其实无非是把肉弄熟了浇点汤汁,至于西兰花,则沿袭美国人的习惯,几乎是生的 。
 此外,还有鸡肉、牛肉以及虾肉和其他几种蔬菜的组合,但也不外乎青椒、豌豆和蘑菇这几种 。所有这些菜的味道也都差不多 。
 美国人不太吃猪肉 , 所以中餐馆几乎没有猪肉,不过一部分中餐馆会提供叉烧 , 当然味道和中国的叉烧是完全不一样的 。
【唐代风俗贵茶之成因】
 还有一道名菜芙蓉蛋,就是把鸡蛋和蔬菜拌在一起油炸 , 根据顾客口味的不同还会加上牛肉、鸡肉或者虾,另外附送一份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浓酱蘸着吃 。这道菜各个餐馆的口味差别极大,主要区别在于酱,有些餐馆调制的酱味道还算不错,虽然口味奇特,但是挺好吃的 。
 还有用了很多淀粉勾芡的黏糊糊的蛋花汤,酸辣汤也很普遍 。
 美国人吃完中餐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结账时店员会给每个人发一个签语饼,用鸡蛋和面粉做的 , 味道有点像蛋卷 。打开后里面藏着一张小纸条,一面写着一句励志的?心灵鸡汤?和幸运数字,另一面则会有一个中文词语,配上英文解释 。没有人知道在中国完全不存在的签语饼是如何在美国起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 几十年前想出这个主意的人是个天才,因为这个小把戏在早期美式中餐流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
 这些小中餐馆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 但每一家看起来都非常相似,就像是连锁餐馆一样,几乎都有一样的店面、一样风格的灯箱招牌和重复率极高的店名 。
 菜单也都长得很像 。
 甚至连外卖盒都几乎一模一样,在美剧里经常能看到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几万家中餐馆就是美国版的沙县小吃?定位低端 , 价格低廉,开店极多,风格统一,并且都在唱着一首忠诚的赞歌 。
 接受度颇高的美式沙县小吃是快餐,并非中国美食的正统 。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在美国的接受度却不高 。不过,看到同事们留下的、几乎没动过的竹叶青 , 我也不会觉得失望 。众口难调是普遍现象,更何况是两种饮食文化的碰撞 。真正有特色的无一不是个性的,但凡奢侈的都是需要时间的,例如一年只有一次的新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