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智能音响其实是一个“智障”?

【为什么说智能音响其实是一个“智障”?】
你还记得当年玩过的智能音箱吗?它们还好吗?是不是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里早就蒙上了一层灰?虽然用户们兴致寥寥,但是互联网巨头们对这一块蛋糕的抢夺却日渐激烈 。随着89元的阿里方糖、79元的京东叮咚mini2以及最近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推向市场,“百箱大战”正式从数量大战走向了价格大战 。
BAT们摆出了烧钱的架势,但是投资人却没有多少参与的热情 。“看了一些智能音箱的项目,但是没投 。”一位长期关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人说 , “智能音箱领域中小创业企业早就没有机会了 , 以后是互联网公司独大 。互联网公司的目的是想把智能音箱当成是抢占家庭流量的入口,但这一愿望也不容易实现 。”
如今智能音箱的场景应用已经非常丰富 , 除了天气播报、播放音乐、讲故事之外,还有购物、点外卖的功能 。以天猫精灵为例 , 它的购物功能已经非常完善 ,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进行产品购买、产品价格查询、物流查询、话费充值等 。
近年来智能音箱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SR(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率不断提高 , 使得语音交互成为可能后面一系列的NLP、NLU、知识图谱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也让智能音箱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 。
“智能音箱脑容量太小 , 很多问题都理解不了,命令重复很多次也没有反应,交互感极差 。”这可能是是智能音箱的使用者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 。
交互体验是智能音箱的核心优势 , 如果不能实现很好的交互,智能音箱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就是一个鸡肋产品 。“互联网公司想要把智能音箱做成家庭流量入口并非易事 , 除了技术不成熟体验不好之外 , 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 。”一位TMT行业投资人认为 。
智能音箱甚至是被认为是“智障音箱” 。今年年初,在全球销量最高的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出现了主动推送消息,甚至失去控制发出诡异的笑声等异常现象 。还有用户被音箱突然唤醒,胡乱和外界交互,偷偷录制用户对话发送给联系人等涉及隐私安全的“恶搞”事件也被曝光 。
目前,业界所定义的智能音箱,是一款具备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内容以及互联网服务内容,同时,可扩展更多设备、内容的接入的智能终端产品 。市场上智能音响五花八门,但并非都具备真正的“智能” 。有的仅支持蓝牙、WiFi链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播放终端上的音乐,这些只能说得上是“初级形态”的智能音箱 。
什么样的智能音箱才算好用的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是不是好用 , 完全看它是否够“聪明” 。比如说,当你要它“播放一首不同的歌曲” , 它一定不会给你播放一首名叫《不同》的歌 。从实际体验看 , 因为有人工智能的算法支持,智能音箱对语言的理解让人惊讶,无论是问“今天热吗?”“今天会下雨吗?”还是“今天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市场上的主流智能音箱均能理解这是在询问天气,并可根据不同的问法来优化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