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秦灭韩亡魏且的意思( 六 )


秦王的脸色马上变软和了,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明白了: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
注释
1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辱没、辜负 。
2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
3使:派遣,派出 。
4谓曰:对说 。
5欲:想 。
6以:用,用作介词 。
7之:的 。
8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 。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
9守:守护 。
10易:交换 。
11直:只,仅仅 。
12怫然:盛怒的样子 。
13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 。
14布衣:指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
15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抢,撞 。徒,光着 。
16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
17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
18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
19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
2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仓,通“苍”,苍鹰 。
21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jiāng)四矣: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 。祲,不祥 。于,从 。
22若:如果 。
赏析
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的轨迹,是本文一个鲜明的特点 。秦王嬴政在“灭韩亡魏”之后,雄视天下,根本不把小小的安陵放在眼里,他似乎不屑以武力相威胁,企图以“易地”的谎言诈取安陵 。在他看来,安陵君哪敢说个“换”字,更不敢说“不”,“安陵君其许寡人”,这种命令式的口吻,既表现了他的强横无理,又表现了他对安陵君的轻蔑 。不料在安陵君那里竟碰了个软钉子,因此当唐雎出使来秦,秦王便在强迫对方服从的基础上,增加了胁迫威逼的气势,“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恃强凌弱,不可一世的嘴脸渐露狰狞,“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面对秦王的盛气,唐雎则寸步不让,据理力争:“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一个委婉的反诘句,既驳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也表示了对秦王强烈的轻蔑 。这使本来就很尖锐的矛盾更加激化了,文章至此陡起波澜,读者顿生焦虑之情,为冲突的后果而担忧 。
秦王自以为无人敢摸老虎屁股,而唐雎居然敢在老虎头上猛击一掌 。秦王被激怒,于是以“天子之怒”相威胁,而唐雎则针锋相对以“布衣之怒”奋起抗争 。唐雎以布衣侠士为榜样,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迫使秦王屈服 。作者充分调动了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以烘托气氛,同时对二人的情态举止的变化略加点染,强化冲突,精心营造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成功地刻画出唐雎不畏的鲜明个性 。
唐雎不辱使命翻译《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 。
翻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
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