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化民文言文翻译( 二 )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
人物背景
在女娲补天之后,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又有神农氏生于姜水之说,姜水在今宝鸡境内,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炎帝和神农氏是否为一人的争议,应是在神化他们时弄混了,袁珂先生把其列为一人;再《礼记》据此又称神农为烈山氏,盖皆因其行多名号所致),出生了一个小孩 。
说来奇怪,在他刚出世,石洞周围自然涌现了九眼井,这九眼井里的水彼此相连,若取其中一眼之水,其它八眼皆会波动起来 。这个孩子天生异相,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腑清晰可见,头上长有两只角,牛头人身 。看到的人们都说这是天神下凡,九眼井是他带来的 。于是在他长大后,大家推举他为部落首领,因为他们居住在炎热的南方,就自称炎族,称他为炎帝 。
有一次炎帝看见一只红色的鸟衔着一串像种子的东西,炎帝看见鸟儿把它吐了出来,炎帝拾起来,鸟儿围住他飞了三圈,又唧唧啾啾地叫了一阵飞走了 。炎帝认为这是天帝派红鸟送来的食物种子,便把种子埋在土里 。又用木头制成耒耜,教人们松泥土,并掘井灌溉禾苗 。这年秋天,一大片禾苗成熟了 。人们多高兴呀!大家感念炎帝的功德,都称炎帝为神农 。
这样周边的部落又称炎帝部落为神农部落,而称他为神农氏,即农业部落的首领 。(“氏”的原意是一种神祇,在原始社会代表部落首领的公用称呼,只是后世的学者将其解释为神祇,这和后来兴起的中国神话学有关 。)
神农氏为五氏出现以来的最后一位神祇,中国诸神创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等等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中国神话时代结束,传说时代到来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耜,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 。
3. 神农尝百草文言文重点实词神农尝百草: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读音xiù,泛指各种气味)味所主,以播百谷 。”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 。”
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或炎帝)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 。”
宋·罗泌《路史·外记》说: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腥,尝草木,而正名之 。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 。一日间而遇七十毒,极含气也 。”
宋·郑樵《通志》记载:“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热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 。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 。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又作方书以救时疾 。”
清·袁了氏《增补资治纲鉴》云:“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 。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温平寒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
神农化民小古文翻译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学记》开篇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师,应该是新道德理念的首先承载者 。《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 。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 。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
神农化民这篇古文后人尊称神农为神农的原因是什么?神农化民中的神农在上古时期就想或许能用一些植物来代替野兽的肉 。于是神农就冒着生命危险尝许多草 。还判断出了有毒好没有毒的草 。春季有草莓、樱桃、麦子等可以吃 。夏季有西瓜、哈密瓜、葡萄等可以吃 。秋季有甜瓜、坚果、苹果等可以吃 。到了冬季就吃秋季保存的食物 。因为野外的植物有可能不稳定,所以他亲自收集种子 。还教人们耕种,还发明了一种工具叫耒耜 。他通晓了农事的奥秘,教人们依照四季来种种子 。也使百姓都乐意从事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