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冉闵的史书( 四 )


两个政权建立初始,对于原后赵各方势力都发出诏令,大体上胡族归入襄国,汉家归入冉魏
大体如此,不过也有一些胡族归入了冉魏,比如并州胡麻秋、巴氐王泰等 。这麻秋比较倒霉,他执行冉闵命令清除洛阳军中羯人后,带军回归邺城,半路上让苻洪击败俘虏,后来假装投降,在酒宴上下毒毒杀苻洪,自己也赔了进去
冉魏早期比较弱,只有四十八人给冉闵上尊号,当年石虎登基时,有五百零九人给其上尊号,毕竟后赵本身是胡族政权由胡族主导,这也导致冉闵团队初期很困难,兵少将寡 。350年一月,面对襄国政权7万大军围困邺城时,冉闵只率领1000骑兵与其对抗
后来随着各地兵马汇聚,冉魏可用人手越来越多,除了倒霉如麻秋,其他支援人马陆续击败阻截,汇聚到了邺城
初期,冉魏对抗后赵襄国时通知了东晋,派人临江传话,说:逆胡乱中原,今已诛之;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不过对于冉魏邀约,东晋并没有派军响应,反而打了冉魏的合肥,迁其百姓而还 。立国初始,冉魏过的比较艰难,四面皆敌
350年四月前后,冉魏内部发生一件大事,冉闵杀了冉魏二号人物李农
史书中并未给出冉闵杀李农原因,这就给后来读史人带来很多困扰,为何要杀李农?即便是卸磨杀驴,时机也不对 。结合上下史书记载,个人观点:李农背叛冉魏导致被杀,可能性最大
李农大约从336年起就是后赵司空,兼职照顾后赵国师佛图澄以表示石虎对佛图澄重视,339年军职升任征东将军、使持节,主导后赵对燕战争;349年任职后赵大都督行大将军事,负责指挥平叛梁椟;348年,石虎还和李农商议立太子之事 。由此可见,李农不仅是后赵重臣,还是石虎绝对亲信
有朋友说,李农是乞活军统帅,一些专业史学书籍也有类似观点 。不过,史书上关于李农和乞活军有关,只有一句记载,那是关于石虎死后石世继位,张豺和刘太后要杀李农,李农跑乞活军驻地避难反抗的事
这并不能说明李农是乞活军统帅,以李农军职以及在后赵资历,乞活军听其指挥完全没有问题,乞活军也是后赵军事力量,相比较李农,冉闵出身乞活军为明确记载
冉闵杀石遵,虽然有李农参与,但史书也记载李农参与是冉闵劫持,杀石遵,不是李农本意 。既杀了石遵,李农不得不加入冉闵阵营,由于被逼加入,李农立场并不坚定
如果冉魏强大,李农估计不会有背叛之心,但是对比襄国政权的“”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冉魏是”赦诸屯结,皆不从”,估计这时候,李农对冉魏政权走向开始悲观,勾连襄国大军(四月,襄国汝阴王石琨十万大军伐魏),做了一些背叛冉魏之事,从而导致被杀 。事实上,李农虽然是二号人物,但李农被杀,并没有引起冉魏动荡,反而赢得襄国围剿胜利,开始由守转攻
350年六月,冉魏卫将军王泰主动迎击,击败石琨以及襄国镇南将军刘国十余万大军
350年八月,冉魏汇聚大军二十万,于仓亭大战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等诸胡联军,俘虏无数战果辉煌,此战之后冉魏和襄国攻守易形,冉魏势力达到巅峰
这时候有乡野大贤名辛谧以死劝告冉闵归于东晋,不过冉闵并未理会,而是继续和襄国交战 。如果冉闵此时投靠了东晋,估计冉闵后续发展和桓温差不多吧,后世文人骚客也会传唱一些冉闵事迹,类似枕戈待旦、闻鸡起舞等,只是后赵襄国政权或许会延续很久
350年十一月,冉闵精兵十万兵围襄国
在兵围襄国时,冉魏内部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冉闵册封自己儿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并在归降胡人中挑选1000人作为冉胤侍卫,为此,还杀掉了劝谏的光禄大夫韦謏及其儿子伯阳 。当时韦謏劝谏:
劝谏之语对不对呢?个人认为没有问题,但是,说的时机不对,地点不对 。要说后赵诸胡尤其是羯族,投票表决最恨谁,估计冉闵会高居榜首,可即便这样,冉闵仍然给儿子配了胡人卫队 。为什么,因为当时在围困襄国,冉闵意志很明确,分化瓦解襄国政权,尽快澄定天下恢复民生 。为此,宁愿给儿子配上了胡人卫队,把儿子置于危险之地 。儿子都这样了,韦謏又算什么?
其实韦謏也不是什么好人,晋书儒林传中有他的描述 。韦謏在匈奴前赵时,为刘曜黄门郎;在羯族后赵时,为石虎太子太傅京兆公;在冉魏时,为冉闵光禄大夫,服侍三朝三族多代帝王,都是近臣 。虽有才能,大奸似忠,史书对其品性评价是:謏性不严重,好徇己之功
也有观点认为,冉闵册封自己儿子为大单于,采用的仍然是前后赵遗留下来的胡汉分治体系,并没有改变什么,属于蛇首两端 。这观点确实有些道理,但是当时环境如此,避免更大的损失,胡汉分治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作为主导的是冉魏,冉魏并没有利益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