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冉闵的史书( 二 )


此战之后冉闵沉静了,一直到十年后才第三次出现在史书
349年,原后赵废太子石宣麾下军队遭到贬斥移防凉州戍边,在移防途中,这部分军队在都督梁椟带领下反叛了,一发不可收 。石虎撤掉初期主导平叛的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的亲信司空李农,换上了燕王石斌为大都督 。参与平叛的还有张贺度、张良、 冉闵 、姚弋仲、苻洪、段勤、刘宁等
在这次平叛中,冉闵军职为征虏,猜测此职位为平叛后升迁,史书记载苻洪的车骑将军职就为战后封赏 。不过这样一来和姚弋仲的冠军大将军职又有些矛盾,因为姚弋仲参与平叛时为征西将军(战后军职未动勋职晋升) 。史书记载的比较混杂,不计较了
后赵石虎时期史书关于冉闵笔墨不多,就338年、339年以及349年平叛梁椟零散三次 。不过对于石虎时期冉闵作为,史书倒是给了一个概述总结:
以上是冉闵在石虎时期流年情况
对于冉闵在石虎时期经历,很多白色观点会下意识回避,而黑色观点又会重点刻画,这就导致更多的读者朋友陷入理解偏差 。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看史书,要学会分析,毕竟史书不是小说,历史 人物也不是小说中角色,历史 要复杂的多
比如通过上面摘录的史料,若从小说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冉良、冉闵父子为后赵效力,深受石勒、石虎器重,但事实真的如此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史书中有三件事可以综合起来看:其一,冉家魏郡内黄人,世代牙门;其二,司马腾是魏郡温县人,在履职并州之前,任魏郡太守;其三,乞活军是司马腾麾下流民军 。从一二两点可以看出,冉家和司马腾既是世交也是同僚,结合第三点,说明冉家在乞活军中地位举足轻重
史书还有记录:311年乞活军陈午部称藩,冉良被石勒看中,当了石虎义子 。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当年冉良12岁,石虎也只有17岁 。让12岁孩子给17岁孩子当儿子,合理么?不合理 。再如,在石勒军中,冉良征战多年,军职是左积射将军,勋职西华候 。左积射将军听起来很厉害,但这就是一侍卫官 。被石勒石虎带身边的高爵侍卫官,要么是心腹亲信,要么是防着什么放在眼前看着,想一想,冉良属于哪种呢?
所以冉良大概率是乞活军称藩的质子,有质子这层身份,就都能解释的通了 。而石勒之所以收冉良,也是为了让乞活军更好的为他效力 。这也能说明石虎时期的冉闵,为什么是北中郎将以及游击将军——这两个军职是放大的侍卫官,一样是放眼前看着
史书中所谓的抚之如孙,确实是恩宠,但终石虎一朝都不给冉闵独自统兵权,即便冉闵勇力绝人善谋策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339年,冉闵随军打东晋大概率是石虎想看的投名状 。思考,冉闵若不打,行不行?
第二个阶段,后赵诸帝时期(349年-350年初)
349年四月,石虎病危,威压中原二三十年的巨头即将逝去,有道是人亡政息,又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石虎时期受损以及受益的各方集团,都在积极准备,准备在下一政权中获得更有利的待遇 。为此,各方合纵连横,不在藏着掖着
赢得最初胜利的是皇太子一系,以太子石世为纽带,皇后刘氏、镇军张豺、太尉张举等抱成一团,乘着石虎病危矫诏赐杀了燕王石斌,放逐了彭城王石遵 。石虎死后,石世顺势登基,太后刘氏临朝,张豺晋级为宰相,开始清理政敌势力,兵围乞活军驻地上白
此时,氐族苻洪、羌族姚弋仲、鲜卑段勤、匈奴刘宁以及冉闵诸人团结一起,鼓动石遵争夺皇位,他们说:
349年五月,有了各方势力的强力支持,石遵在李城起兵,冉闵为先锋 。大军一路顺风顺水,张豺兵马闻风而降,几乎毫无波澜,一直行军到邺城,而邺城守军也是欢呼 。就这样,石遵取代了石世,成为后赵皇帝;太子石世一党被清洗,核心纽带石世、核心人物张豺以及太后刘氏等被诛杀,太尉张举归于石遵;其余石冲、石苞等石家起兵王爷要么被收服要么被镇压……
石遵入主邺城,大局已定,本来团结一起的各方势力,内部连续发生两件大事 。一件是氐族苻洪被排斥,罢掉了都督头衔,苻洪因此出走坊头;另一件为石遵与冉闵之间摩擦,石遵取得帝位后,并未履行诺言立冉闵为太子,而是立了燕王石斌儿子石衍,冉闵被封为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内部纷争再起 。这两件事,都涉及到了冉闵,史书记载了两句话:
两件事发生时间先后顺序不得而知,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石遵集团内部其实并不和谐,他们各有各的需求,聚在一起仅是抱团取暖,等干掉共同的敌人,内部分裂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