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的定义

幼儿分享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 , 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 , 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 , 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 。
【幼儿分享的定义】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 共同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 ,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同时 , 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在今后与人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共事 。
在分享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 , 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人等方面也做得较好 。分享行为可以说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幼儿分享的概念是什么举例:
在主题“圆溜溜的蛋”中有一个活动是做鸡蛋饼 , 为此我们来到了幼儿园的劳作专用室 。因为怕鸡蛋打开太多太浪费 , 我就给每三个幼儿发了一个碗、一个鸡蛋 , 这样比较节省 , 幼儿也能感知得到 。我预料幼儿一定会发生争抢的行为 , 于是在操作和品尝之前我说:“今天 , 老师来看看哪些小朋友会合作、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些鸡蛋的 。”在让幼儿自己敲鸡蛋、观察鸡蛋里面有什么、搅拌鸡蛋和品尝鸡蛋饼的时候 , 我发现 , 依然有很多幼儿在争抢 , 有些幼儿对老师说“***不让我吃 。”有些索性用力气争夺 , 更看见小宇和雪宁两个人用身体一起护着鸡蛋饼的碗 , 躲在活动室的角落里偷偷地吃 , 为的是不让别人拿到 , 脸上洋溢着胜利和得意的笑容 , 对他人的意见甚至连我的注视也置之不理 , 难道这就不是合作和分享了吗?再一看 , 那些毫无反应的幼儿 , 任凭别人拿去的幼儿 , 难道也就是平常说的善于合作与分享的吗?看到这一幕幕 , 我不禁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思考:
这种现象发生在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时候 , 仔细分析观察一下 , 不难发现:一些善于争抢、我们感觉上去不懂得分享的幼儿多数是精灵能干、活泼主动的幼儿 , 而另一些善于谦让、我们感觉上去是懂得分享的幼儿多数是反应迟钝、胆小怕事的幼儿(特殊情况例外) 。其实 , 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 老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理解和定义其实与现实社会、特别是国际局势不相符合了 , 或者说存在了偏差 。现在的社会需要竞争 , 如果与别人分享了 , 机会稍纵即逝 , 有时还真需要激烈的争夺 。如果一个很大的诱惑摆在孩子的面前 , 不懂得去争取的孩子我认为并不是能干的孩子 。
记得一次听见小学的老师感慨地说 , 他要求学生用“宁愿”一词造句 , 学生的句子看了真让人感到叹息:“我宁愿把好吃的蛋糕倒掉 , 也不愿给***吃 。”“我宁愿把玩具扔掉 , 也不给***玩 。”其实 , 生活中真不乏这样的现象存在 , 这样的人的品德才真正需要分享教育 。当然也要排除一些极端现象 , 如有些人为了争夺竞争该有的权利 , 不惜出卖朋友、不惜采用非法手段 , 这些人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
由此 , 我理解的分享的概念应该是:“在孩子自身需求得到满足又有多余的情况下 , 能想到别人 , 与别人分享 。”我们不提倡这样的人:如为了别人的安全 , 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别人吃 , 自己情愿饿出病来(母亲例外)……现实生活不需要太多这样极端的人 , 如果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 , 怎么能对别人负责呢?
因此 , 我分析了今天在劳作室里看到的现象 , 我认为都是正常的:一般成人怕孩子手粗 , 给他们自己打鸡蛋的机会非常少 , 孩子都很新鲜;另外本来孩子都很饿了 , 鸡蛋饼特别香 , 嘴巴也就特谗 , 这些都情由可原 。另外在争夺自己应得利益的时候 , 孩子们没有发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 因此 , 孩子的争抢行为是正常的 , 不必对其进行数落和指责
幼儿分享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一方面 ,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 , 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另一方面 ,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 共同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 ,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