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相关的数据和关键字,关键词,要求学生分析题目,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相关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4、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策略,优化知识结构,在教学时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全方位的思考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标理念下,教育的过程中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如果学生的大脑思维离开了敏捷、灵活、深刻、创造、批判,而是迟钝、呆板、肤浅、因循、保守的,那么何谈他能为社会发展再创辉煌的优良素质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围绕这个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素质作一探讨 。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 。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 。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 。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 。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 。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让学生自主探讨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 。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
3、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科学上突破、技术上创新等发明创造往往是从猜想开始的 。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忽视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趣、难学 。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共性)的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 。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 。
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
4、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语言词汇,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数学概念、表示符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所揭示的具体内容 。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起重大作用 。随着社会数学化、科学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语言必将成为人类交流和信息存贮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存的一种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