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谓田鸠曰翻译( 五 )


宋国的君主说:“射稽歌唱时走路的人不停下,筑土的人感到疲倦,他的歌唱得不如你好,这是什么原因?”癸回答说:“大王您设法去检查一下我们的功效 。”结果发现癸唱歌时筑土的人只筑了四板,射稽唱歌时筑土的人筑了八板;戳捣筑成土墙的坚固度,癸唱歌时筑的土能戳进去五寸,射稽唱歌时筑的土只能戳进去二寸 。
好的药入口很苦,但聪明的人却鼓励人喝下去,知道喝下去能治好自己的病 。忠言是不顺耳的,而英明的君主愿听取它,知道忠言能够收到好的功效 。
文言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文言文原文和解释【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
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
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 。
它说明,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 。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待人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主观意断,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
请以“态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
[译文] 楚国的都城有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了一封信,他是在夜里写的,写时光线不够亮,便吩咐捧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便随手在信上写上了“举烛”两个字 。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 。
燕国的相国收到他的信后,却解释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这就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 。”燕国的相国便对自己的国君说了这个意思,国君听了十分高兴地照着去办,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 。
国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举烛”毕竟不是信中的旨意 。如今的学者也多有类似的情况 。
2. 谁知道文言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翻译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 。”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 。”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 。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归顺了晋国 。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晋文公问箕郑说:“怎样救济饥荒?”箕郑回答说:“守信用 。”文公说:“怎样守信用呢?”箕郑说:“在名位、政事、道义上都要守信用:名位上守信用,群臣就会尽职尽责,好的坏的不会混杂,各种政事不会懈怠;政事上守信用,就不会错过天时季节,百姓不会三心二意;道义上守信用,亲近的入就会努力工作,疏远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
吴起出门,碰到了老朋友,就留人家一起吃饭 。老朋友说:“好吧 。马上就会回来吃饭的 。”吴起说:“我等您来吃饭 。”老朋友到晚上还没来,吴起不吃饭等候着他 。第二天早上,派人去请老朋友 。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
魏文侯和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 。第二天,正巧碰上天刮大风,近侍劝阻文侯不要再去,文侯不听,说:“不可因风大的缘故而失掉信用,我不能那样处身行事 。”于是亲自驾车前去,冒风告诉守山人打猎的事作罢 。
曾子的妻子上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泣 。孩子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个猪吃 。”她去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 。妻子阻止说:“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 。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母作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完全听从父母的教诲 。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 。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进行教育的方法 。”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