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微之书翻译( 五 )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 。
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 。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 。
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 。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 。
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 。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 。
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 。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 。
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 。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 。
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 。
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材,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 。
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 。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 。
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 。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
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 。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 。
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在特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且置是事这是书信结尾的敬辞,略叙近怀 。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 。
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
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 。湓鱼颇肥,江酒极美 。
其余食物,多类北地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 。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
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 。写好信封的时侯,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 。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 。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 。
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 。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 。
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
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A2.B3.C(1) 危惙:病危气弱 。
(2) 介词,在;A.①介词,用/②介词,把;C.①语气词,不译/②代词,其他;D.①助词,“的”/②代词,代“我的心情” 。(3) “仍然具有一种“兼济天下”的精神”错误,文中没有体现 。
(4) 答案:(1)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这样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 。(2)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 。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 。参考译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 微之啊微之!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这样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