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刘备不是被演义强化了,而是本来就十分了得,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虽有试探刘备的意思,实际上刘备也完全当得起 。
三国里面曹操为什么被称做明公? 刘备被叫做使君?分类: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三国里面曹操为什么被称做明公? 刘备被叫做使君?
解析:
我们古代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有许多以显示我国传统文明的平等的“礼义称呼” 。当然许多都含着“尊称”的意思 。如“孔子”、“孟子”“老子”和“韩非子”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才德而受人这样“尊称” 。孔子本名“丘”,孟子本名“轲”,“老子”则姓“李”名“聃” 。他们都有学识,是不同学派读书人的先师,所以后人这样称呼他们,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后来对读书人一般的称呼就是在姓后面加个“生”字,“李生”“王生”的,这好象单指“青年男性”的读书人,老的就常常以“XX公”来“称” 。至于女性,过去因为读书和读成书的很少,所以好象没有这方面的“专指” 。可见,女子等级不高 。除此,在日常交流中,人和人在称呼中也很是讲究 。见面就“君”、“公”、“阁下”,还有“明公”“台兄”之类,这是碰面的双方;对没有见着面的并与对方有亲属关系的,则常用一个“令”字在前,如“令堂令尊”(对方的父母)、“令爱”(对方的女儿)、“令妹”(自然是对方的妹子)等等,这都是对别人的一种称谓,都表示的是“尊敬” 。对自己呢,则是谦称 。表示很谦逊的意思 。我们常听说评书的开场就是“小子”(指自己)这样的话,他其实不“小”——谦虚而已 。除这,还在用语中,常用“鄙”、“拙”、“贱”、“愚”称自己 。其实这样称呼自己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拙愚”,只是表示一种“恭歉”罢了 。这样的话说出来,会让对方和其他人感到这个人有修养,否则给人一种“大言不惭”的感觉 。就这样,双方彼此一称呼,都感觉对方是“平易近人”的,就很好谈得拢,不然,就很是觉得别扭 。这些称呼很不错,他解决了古代人们生活交往中遇到的许多关系问题 。所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的国度,是非常推崇这个的 。这些都是人们在平等关系下的“称呼”,虽然字眼上有些“不平等”,但人和人都是没有“不平”的感觉的 。
所以“明公”在当时对一些军阀的尊称,一些小将领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可以理解为贤能的主公,也可以理解为尊敬的主公 。
曹操曾举荐刘备任豫州牧,所以刘备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 。使君是对州刺史或州牧的尊称 。
董卓暴虐,曾因小事失意,拔手戟掷布 。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亦难安 。时司徒王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蝉 。王允以布为奋威将军,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
- 为什么将山药去皮后手会发痒
- 为什么姜水遇牛奶回凝固
- 虞姬为什么和刘邦在一起
- 为什么讲国产动画时很少提到麦兜
- 为什么降低温度不能分离乙醇和水
- 韩非子为什么叫韩非子而不像孔子一样叫韩子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更容易醉人
- 为什么公子光即位叫吴王阖闾而非吴王光
-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为53度
- 为什么经常称韩非为韩非子而不是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