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朱自清故居介绍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我国新民主革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爱国学者、清华大学教授 。
1923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后来南方教书,后来到浙江省第十中学任教 。在温州期间,朱自清与“书画传家二百年”的马孟容、马公愚写下《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佳句 。朱自清写的《十中校歌》,至今传唱不绝,其中的名句“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已成为温州中学校训 。朱自清撰写的《温州的踪迹》,其中描写仙岩梅雨潭的《绿》,想象奇谲,意境隽永,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名篇 。
朱自清来温州后,住处几经周转,最后租住城区四营堂巷55号王宅 。王宅为五间三进合院木构建筑,中间分一堂、二堂、三堂,两边对称各设一间厢房,为温州晚清民国时典型的民居建筑 。因为旧城改建,温州市政府决定将该房向东迁移200米重建保护,房屋整体结构全部按原貌修复 。朱自清曾居住的厢房布局按当时的格局陈列,旧居现在已经被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朱自清故居简介朱自清故居简介
文昌东路琼花观对面有条窄窄的巷子叫安乐巷,朱自清故居就座落在27号大院之中 。朱自清故居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 。
门票应该不超过25(去的人不多)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母亲、父亲定居扬州 。朱自清母亲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 。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2年入高等小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 。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 。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 。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 。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 。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 。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