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拼多多的618会战: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七 )


第三战场场:电商的本质是做局
阿里:梦回千团大战
平台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做局 。做局是让更多玩家低成本地参与进来 。不同的场景 , 不同的规则 , 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
重启聚划算 , 是阿里重新设局的尝试 。据说 , 让聚划算再度出山 , 是张勇之意 。毕竟在阿里的体系内 , 淘宝天猫难以降级 , 唯有聚划算还带有特价基因 , 因此 , 聚划算再度成为阿里电商体系的“第三极” 。
今年3月 , 阿里便宣布聚划算未来要孵化1000个全球产业带 , 引爆30000个品牌 , 将品质惠生活方式带到200个下沉城市 。而淘宝和天猫总裁蒋凡对聚划算的期望包括了 , 下沉到中国四五线城市 , 帮助品牌和商家触达更多消费者 , 尤其是来自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 帮助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农产品上行 。
这三点共同的指向 , 是围绕下沉市场重新做局 。一边通过低价特卖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 另一边通过团购的方式聚集需求 , 吸引品牌和商家 。
由此来看 , 聚划算的真实战略使命 , 是在“二选一”和“价格战”之后 , 在阿里体系内另起炉灶重新做局 , 持续收割下沉市场流量 。
和平是战争的延续 。古罗马时期 , 大规模会战结束后 , 建制军团会在当地另起炉灶重新建立一座城市 。既将威慑留在当地 , 又是重新设局 , 让被征服区域以罗马的方式成为罗马体系的一部分 。
聚划算同样被寄予厚望 , 为平台品牌商和消费者设计一个“棋局”或“容器” , 稳住战果 。
聚划算所要瞄准的 , 正是阿里现有体系内无法实现的 。如前所述 , 无论淘宝还是天猫 , 今天阿里尽管已进化成复杂经济体 , 但却没有哪条业务线能够再真正重回低线 。在淘宝天猫的豪华邮轮上 , 很难再有低价特卖、下沉用户和中小卖家的位置 。
因此 , 618过后 , 阿里巴巴在官方公布的数字上 , 都致力于强调聚划算作为“棋局”的成功 。比如说 , 聚划算在618期间为品牌带来超过3亿新客 , 为产业商家带去4.2亿订单等等 。等等类似的宣传口径 , 都是为了让大家相信 , 聚划算这盘局 , 留得住人 。
拼多多:社交电商玩秒拼
今年流行复古 。聚划算复活之后 , 拼多多也宣布要将“秒拼”业务独立出来 。一时间 , 颇有点儿梦回千团大战的感觉 。
如果不是聚划算高调出现 , 可能外界很难注意到 , 拼多多首页的“限时秒杀”入口已经悄悄成长为又一个重型武器 。
秒拼业务源于5月的“美好生活万人团” , 拼多多总计推出10000款标品 , 实现了一万个“万人团” , 最终“一亿人开拼、一亿笔品牌订单” 。其中 , 18秒售罄400台五菱宏光、18天成交35万台正品国行iPhone都成为了标志性案例 。
在拼多多上长出秒拼业务 , 出现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从小规模拼团购到万人拼团 , 表面上看来 , 变的只是规模人数 。
“秒杀其实就相当于传统商超里的特价抢购 , 拼多多增加了拼购等玩法 , 在高留存的同时 , 兼容了无所不在的低成本拉新功能 。”拼多多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这段话 , 暗含着拼多多对秒拼的真正理解 。
显然 , “传统商超里的特价抢购”指的正是聚划算 , 而拼多多在特价抢购基础之上 , 增加了“拼购”的玩法 。
这段话的实质 , 是拼多多认为“秒拼”存在“社交”这个变量 。同样是在超市门口抢购特价商品 , 如果单纯地是促销抢购 , 就会变成销售工具 , 而如果附带有社交关系的拼团等玩法 , 就变成了一种低成本拉新的工具 。
拼多多此前曾公布过一个案例 , 上海某小区居民 , 通过拼多多成功包下了湖北秭归的一整片脐橙 。这个案例想必对于拼多多来说是一个启发 , 只要万人拼团的容器够大 , 可以盛得下用户的全部社交关系 , 那么理论上就能变成一个成本更低的拉新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