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拼多多的618会战: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三 )


由于是第一家公开站出来谴责“二选一”的大品牌 , 格兰仕和阿里之间的摩擦 , 很快演变成为一场公关乱战 。阿里表示子虚乌有 , “没有限制”;大量评论引导称格兰仕是“农夫与蛇” , 由天猫培育而出 , 却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格兰仕创立41年 , 天猫7年)……
乱战的最后 , 原本看热闹的拼多多 , 再一次被拖出来成为“挨打”的对象 , 其实是借机希望将媒体目光从“二选一”战局中暂时引开 。在一篇新闻稿件中 , 媒体本着严谨的态度 , 在一张拼多多平台格兰仕销量图中备注“拼多多供图” 。此“论据”很快被大量引用并传播 , 有剖析称拼多多才是躲在乱战背后的幕后黑手 。
对此 , 我曾私下问过一位拼多多内部人士 , 对方表示 , 觉得这种指控莫名其妙 , “采访人员来找我们要一张平台截图 , 还能不给?我们的公关要是有能力左右战局 , 还能被人按在地板上一直摩擦至今?”
乱战从始至终 , “看瓜”的人民群众们都是唯一的主角:连篇累牍的公关稿所描绘的扑朔迷离 , 都只是为了给他们留下一个或深或浅的印象 。

阿里与拼多多的618会战: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插图
拼多多:游击战术 , 先退后进
黄峥在此前的致股东信中提出一个比喻 , 拼多多仍然是一个三岁的“姚明” 。而这一比喻也预言了后续拼多多面临的困境:尽管已有4亿消费者 , 但面对“二选一”这样的强攻 , 拼多多根本不具备正面掰手腕的实力 。
“二选一”是强者特权 , 在体量不对等的情况下 , “二选一”就会变成一场强者对弱者的碾压式竞赛 。
正面冲锋是典型的鏖战 , 投入巨大 , 获益巨大 。在军事史上 ,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等知名“绞肉机”都是典型案例 。绞肉机战役的先决条件是 , 首先必须双方力量均等 , 唯有通过正面鏖战才能打破均势 。
很显然 , 三岁的拼多多没有能力、也不应该与阿里巴巴在“二选一”上进行正面交锋 。
眼前的教训之一正是京东 。2017年 , 阿里巴巴在3C、家电、服饰等品类上发起了对京东的“二选一”进攻 , 而京东的应对策略 , 是要求品牌商留在体系内甚至是反向“二选一” , 在品牌商的阵地上反复争夺 , 刘强东甚至要在京东大楼的顶层亲自宴请品牌商来亲下战壕 。
如今看来 , 京东的强攻固然值得敬佩 , 但也造成了极大的损耗 , 使得此后面对阿里巴巴一年两度连年不断的“二选一” , 缺乏持久战的能力 。
拼多多的战术选择是游击战 , 避开锋芒 , 先退图进 。
从5月底 , 拼多多宣布拿出百亿补贴 , 对全网热销的10000款商品进行精准补贴让利 。针对商品而非品牌商进行让利补贴 , 是立足防守 , 也是面对“二选一”压力的无奈之举 。设想一下 , 如果拼多多也同样拿出政策等手段去反制品牌商 , 会发生什么?
最大的可能 , 是壮烈牺牲 。在体量高速增长的当下 , 如果贸然参与“二选一” , 反而会激化战争 , 让更多原本中立的品牌商卷入纷争 。
所以 , 精准补贴商品 , 既是战略妥协 , 同时 , 也是一种反逻辑尝试 。
阿里巴巴所推演的电商节 , 逻辑是“更多的货带来消费者” , 那么 , 拼多多的精准补贴则恰好相反 ,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货” 。前者默认的前提 , 是货带来人 , 而后者的前提 , 是为人找到货 。
因此 , 如果破解掉对于电商节的惯性思维 , 那么 , 拼多多的精准补贴就有了战略上的第二层意义:如果能通过精准补贴来满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 那么最终 , “人也会带来更多的人” 。
只是 , 与阿里的帝国铁蹄相比 , 这样的新逻辑还显得太力量微弱 。最多 , 算是在大军压境之时 , 拼多多靠商品补贴的特殊兵种 , 些许展示了自己的机动与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