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拼多多的618会战: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阿里与拼多多的618会战: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插图
导语:拼多多崛起 , 自此中国电商格局三足鼎立 。于拼多多而言 , 这是一场长期主义的战争 , 坚持活下去 , 就会存在更多可能性 。
文| 李成东
来源| 东哥解读电商(ID:dgjdds)
历史由当下组成 , 而当下的意义 , 却时常为人遗忘 。
当30岁的修昔底德率领七艘战舰驻扎在雅典城外时 , 他以前瞻性的悲剧精神意识到 , 眼前密布的战争阴云 , 很可能将是希腊世界的转折点 。
修昔底德没有看错 。斯巴达与雅典长达近30年的战役 , 彻底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格局 。传统陆地霸主斯巴达和新兴海洋帝国雅典的崛起 , 使得战争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 。
这场战争 , 也成了后世战争冲突的样板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将修昔底德的感慨做了重新“发明” 。在书中 , 格雷厄姆将新兴势力与守成帝国之间的冲突总结为“修昔底德陷阱” 。而这一名词 , 也随着日益波谲的国际竞合形势而广为人知 。
不谈政治 。商业领域 , 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寡头游戏的世界 。巨头发怒 , 流血千里 , 大规模战役已成为今天的常态 。
比如 , 最近阿里巴巴与拼多多之间的争斗 。一个已成为经济体 , 帝国兴盛 , 一个从角落斜刺里杀出 , 厉兵秣马 。
这场战争如此猛烈 , 以至于连王兴都兴致勃勃成了看客 。原因之一 , 在于阿里巴巴早已是公认的打击能力最强 , 从一出生就与天斗、与国际巨头斗、与对手斗 , 虽然被美国早早列入了恶名市场名单 , 却激励了阿里想出办法让美国专家来为自己的打假点赞 , 斗争中求生存早已写入了这家公司的基因之中 。
坊间曾有戏言 , 阿里巴巴是创业公司的最后归宿 , 原因之一 , 在于阿里巴巴因流量需求不断鲸吞创业公司 , 包括饿了么、哈罗单车、优酷、高德地图等等 , 而另一边 , 若有公司倘若不幸处在阿里巴巴的赛道之内 , 十有八九要面临猛烈的炮火攻击 。
刚关闭国内电商业务的亚马逊 , 某种意义上也是倒在了阿里巴巴发动的电商战争之中 。另一个案例 , 自从2017年阿里巴巴开始全力对付京东之后 , 京东也逐渐从“坐二望一”的地位 , 渐渐变成了落后数个身位的追赶者 。
因此 , 更不应忽略刚刚过去的618:这是阿里巴巴与新对手拼多多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 。
拼多多自以为“新电商” , 阿里巴巴则自恃兵强马壮 , 在这场会战中 , 他们各自拿出了怎样的竞争策略 , 展现出了怎样的战术思路?
现在还无法断定未来胜败 , 但重要的是 , 这一场新旧电商之间提前开打的会战 , 可能将是未来五到十年的电商命运预演 。
历史擅长在猝然之间变化 , 但其实 , 在此之前 , 变化早已藏于蛛丝马迹之中 。
序章——有人叩响了帝国的门
黄峥没有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敲响纳斯达克的钟 。这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
但低调已经掩盖不住这只巨舰的行踪 。三年即上市 , 拼多多的出现 , 像在电商行业突然敲响了一记警钟 。对于那些在电商土地上盘桓已久的帝国来说 , 钟声无疑是一次宣战 。
这或许是拼多多没有意识到的 。
巨人或许转身慢 , 但巨人的大棒却会提前杀来 。一夜之间 , 习惯低调的拼多多被人推向了风暴中心:一系列段子和半真半假的新闻 , 将低价、山寨、假货等等负面标签纷纷贴上这家新公司 。拼多多尽管在负面舆论之中挨个辟谣 , 但在被动或主动造就的舆论风暴中 , 其用户心智早已形成 。
拼多多新闻发言人井然后来做过一个声明:遭遇了竞争对手的波次舆情攻击 。这固然是道出了拼多多所面临的惨烈战况 , 可惜的是 , 此时形象已定 , 竞争对手的闪电战已鸣金收兵 。
这是老电商给新来者的当头一棒 。唯有激烈与残酷 , 才算青春期的成长 。
但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 , 公关和舆论上的第一场失利 , 并没有影响拼多多羡煞众人的高速增长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 , 拼多多的用户数已达4.43亿 , “3亿人都在拼”的广告语还刚刚深入人心 , 拼多多转眼间又增长了近一亿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