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由来及风俗习惯主题活动( 二 )


四、忌坐门坎
小暑日也有忌坐门坎一说 。在安徽,条光十年《太湖县志》记载:“小暑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槛,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 。”说成这一天坐门坎,夏天里会疲惫多病 。30时代《宁国县志》记载:“小暑 。以秤秤身体轻和重,免去病症,所说不怯夏也 。俗传小暑坐门槛,则一年没精打采 。”小暑日,孩童忌坐台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万病消退 。忌盘膝栿(门坎),谓这一天盘膝栿将引来夏季脚骨酸疼,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在六道地栿生成七数,即可解魇 。
五、小暑斗蛋
立夏节时,成年人用线丝编写成蛋套,装进煮熟的鸡蛋鹅蛋,放在小朋友腿上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在小孩子手腕子等地方向其消灾祈福,解暑除病,防止注夏 。
小暑下午,每家每户煮好了囫囵蛋(生鸡蛋带壳清煮,不可以损坏),用凉水浸上几分钟后再包上早就编制好一点的金属丝网袋,挂于小孩脖子上 。小朋友们便三五成群,开展斗蛋游戏 。蛋分两边,尖者为头,圆者为尾 。有的则在蛋上绘画图案,小朋友互相较量,称之为斗蛋 。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 。一个一个斗以往,破者服输,最终分离出来多少 。蛋头胜利者为第一,蛋称老大;蛋尾胜利者为第二,蛋称小赵或二王 。谚称:“小暑胸挂蛋,小孩不疰夏”疰夏是夏日比较常见的腹涨食欲不振,困乏削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在小孩子手腕子等地方向其消灾祈福,解暑除病,防止注夏 。
六、福建闽东地域吃光饼
福建闽东地域小暑以吃“光饼”(小麦面粉放少许食用盐烘制成的)为主导 。闽东周宁、福安部分地区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做成菜式,而蕉城、福鼎市部分地区则把光饼割成两截,将炒熟了的豆芽菜、苋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周宁县纯池镇一些农村吃“小暑糊”,大铁锅熬糊汤,汤里具体内容极其丰富,肉多、小笋、山野菜、鸡鸭鹅排水、水豆腐这些 。
七、江浙地区吃“七家粥”“尝三鲜”
浙江农村地域小暑必吃“七家粥”,又叫喝“七家茶” 。七家粥是汇聚了左邻右里各家的米,加上各色各样黄豆及老红糖,熬成一大锅粥,由大伙儿相食 。七家茶乃是每家带着自己新蛋糕烘焙好的茶叶,混匀烹制或泡成一大壶茶,然后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
苏州市地区有“小暑见三新”的俗语 。“三新”指新熟大樱桃、青梅果和小麦 。与此同时,苏州市小暑还需要吃海蛳、水面筋、白笋、茼蒿、松花蛋、青蚕豆,每家酒店餐厅小暑这一天对进店的老客户赠送米酒、白酒,不取一分,因而也是把小暑称为“馈节” 。
无锡市民俗历年来有“小暑尝三鲜”的风俗 。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 。地三鲜即豇豆、荠荠菜、青瓜;树三鲜即大樱桃、枇杷果、西梅;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鱼、鲥鱼 。
八、南方地区吃笋、槐豆、“五色饭”
四川、岩坦山区地带家家户户要吃笋、槐豆 。说吃完春笋脚骨硬,好登山 。还吃青梅果,烧绿茶,防止“蛀夏” 。也是有吃豆腐的风俗,说吃完水豆腐不害怕淋雨,不害怕赤蜂蜇 。
南方地区有的地方有小暑吃软菜(君踏菜)的风俗,说吃后夏季不容易生痱子,皮肤也像软菜一样光洁 。
在广西等一些地方,用赤小豆、大豆、大黑豆、绿豆、黑豆等五色豆拌和白梗米熬成“五色饭”,称之为立夏饭 。
九、小暑吃乌米饭
乌米饭,乌黑油亮,芳香爽口,由檽米渗入乌落叶内几小时后烧煮成的 。小暑这一天,江南农村惹人爱吃 。听说,这一习俗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韩信 。
立夏习俗:北方地区很多地区服用面点
国内北方地区多种植小麦,小暑恰好是麦子出场季节,因而北方地区很多地区小暑时会制做与服用面点的风俗,旨在庆贺小麦丰收 。小暑的主食关键有夏饼、混沌皮和肉粽三种 。夏饼又被称为香酥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郎骑着马、观音送子、小猴子抱桃等;混沌皮,有甜、咸二种,咸混沌皮用料有肉片、苋菜等,蘸蒜末服用,甜混沌皮则多多白砂糖;肉粽,用特制的薄面饼,裹住炒过的豆芽、苋菜和肉片等包馅,封口用小麦面粉拌鸡蛋清黏住,再放到热油锅里炸得淡黄时捞出服用 。
十、厌祟避蛇
小暑日云南省民俗文化关心的是厌祟避蛇 。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载,四月小暑之日,“插皂荚枝、玫瑰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角以避蛇” 。值四月来讲避蛇,与十二生肖已属蛇人有关系,十二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 。小暑厌祟,门边插皂荚树技,和玫瑰花,带有黑(水)、红(火)既济之意 。依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 。这也是希望用二者互相制约,到达一种均衡 。与此同时,古代人不但日常见皂荚去污,还用皂荚人药,觉得它具备除虫作用 。把它作为厌祟的东西,也紧紧围绕除秽避邪 。故时五月带门悬皂荚风俗习惯,皂荚状若刀形,称之为“悬刀”,流传能够吓退地狱恶鬼 。清光绪年间云南省《腾越州志》都说:“小暑日,插桑树枝、玫瑰花于户以厌胜,围灰墙角以避蛇 。”清朝《浪穹县略志》记大理一带风俗习惯:“小暑,插访兰于门,以灰洒房子周边,名日‘灰城’,以避虺毒 。”与其他地区不相同的是,门口插访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