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书写材料对秦汉书法演变的影响 中国秦汉时期书写材料的研究背景


4.书写材料对秦汉书法演变的影响 中国秦汉时期书写材料的研究背景

文章插图
中国秦汉时期书写材料的研究
王松 王羽佳 杜素珍
(1. 北京海关 , 北京 , 100021; 2.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 北京 , 100021;3.北京伦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 , 100021)
摘要
本文就说明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是否有纸这个问题 , 观点如下 。古纸分为3种:缣帛纸、雏形纸和成形纸 。书写材料应具备“廉”、“便”、“存”、“用”四个要素 。使用功能是四个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西汉时期出现的是缣帛纸、雏形纸 , 不是成形纸 。蔡伦发明的不是广义的纸 , 是成形纸 。造成形纸的技术是蔡伦发明的 , 是革命性的 。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是雏形纸 , 是蔡伦发明的成形纸 , 即“蔡侯纸” 。雏形纸不具备书写功能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
关键词:秦汉时期书写材料;雏形纸;成形纸;廉便存用;蔡侯纸
一、引言
公元前221年 , 秦始皇建立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 后来“汉承秦制” , 尤其“文景之治”时期 , 更是出现了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作为文字载体的缣帛、简牍普遍应用 。到东汉公元105年 , 蔡伦发明造纸术 , 开创了图文载体的新纪元 , 对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 , 这一伟大发明创造到底是不是蔡伦发明的 , 多有争论 。首先是以唐宋时期学者张怀瓘、毛晃和史绳祖为代表的 , 以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前关于“纸”字的出现和有关纸的故事为依据 , 认为“纸不自蔡伦始”[1][2] , 并出现了“蔡伦改良说” 。第二次质疑是在1933年 , 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亭遗址发掘一片古纸 , 其鉴定为麻纸 , 并以此做出蔡伦前西汉已有植物纤维纸的意见[3] 。之后又有学者认为“灞桥纸”、“放马滩纸”、“悬泉纸”等“西汉古纸”为早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麻纸 , 从而出现了“西汉有纸说”、“西汉发明说”和“蔡伦改良说”(包括对蔡伦的“技术革新”和“组织推广”等有关评价)[4][5] 。到1979年11月 , 有学者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考古新发现不能否定蔡伦造纸》[6]后 , 很多造纸专家、纸史专家和考古专家加入了讨论 , 同时出现了“雏形纸说” [7] 。对中国造纸术起源的争论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对造纸术起源的深入研究 。
目前 , 包括中学课本在谈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对蔡伦的评价时的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 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 , 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 。”和“西汉时期 , 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 , 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 , 改进了造纸工艺 , 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 , 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8]等等 , 说明改良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一些媒体所接受 。
二、古纸的评价框架
1、什么是纸
目前中外学者对纸做的定义主要内容包括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抄、干燥等步骤、交结成的具有一定物理强度的薄片等 。这些对纸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当代的纸 。在最新的国标中对纸的定义是:“纸 , 从悬浮液中将适当处理(如打浆)过的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者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型设备上 , 经干燥制成的一页均匀的薄片(不包括纸板) 。”这个定义不仅原料更为广泛 , 也涵盖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纸 , 包括在蔡伦之前 , 尽管纸还不够均匀 , 强度也比较低 , 但是对于均匀和强度的追求是造纸人一直的努力 , 所以把达到均匀和强度与追求均匀和强度的薄片都应该称为纸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公元58—147)在《说文解字》中“纸 , 絮一苫也” 。《后汉书》中:“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 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9]说明古人已将丝絮纸和用于书写的缣帛称为纸 。下面我们对所有这些出现过的纸进一步加以区分和说明 , 以期建立一个纸的总体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