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封疆大吏( 四 )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

文章插图
陈夔龙 。来源/《东方杂志》1907年第8期
在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时,陈夔龙治下的直隶保持静默 。他拒绝了立宪派士绅的独立请求,同时采取措施努力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得天津没有出现严重混乱 。《大公报》评价他“无愧为今日救时之贤长官,则人民亦必依赖而信任之” 。而陈夔龙自己也颇为自得,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直隶一省于全国分崩离析之秋,卒能烽火不惊,诚属徼天之幸 。”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眼见清亡已无可挽回,1912年2月3日,陈夔龙以生病为由,辞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迁居德国租界 。不久,宣统帝下诏退位,陈夔龙移居上海 。
袁世凯上台后,曾请他出山,被他拒绝 。张勋复辟的“闹剧”中,他应邀出任弼德院顾问大臣,虽未及上任,但一颗心始终系在清室之上 。当溥仪被冯玉祥带兵驱逐出故宫时,上海的陈夔龙义愤填膺 。段祺瑞上台后,他邀请一帮遗老遗少致电要求恢复对清室的优待 。直到溥仪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之后,他才对清廷复辟彻底死心,真正过起了隐居生活 。
1948年8月17日,陈夔龙在上海寓所去世 。他也是前清“封疆大吏”中唯一一位活着看到抗战胜利的人 。
参政
相较于陈夔龙,赵尔巽和李经羲两位总督似乎更喜欢发挥余热 。
赵尔巽,字公镶,汉军正蓝旗人,是前面被杀的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哥哥 。1911年4月,从四川总督调任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钦差大臣 。关外是清廷的发家之地,能把赵尔巽放在这个位置,足以说明朝廷对他有多信任 。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

文章插图
赵尔巽 。来源/《中华民国历史图片档案》第1卷
武昌起义之后,他面对关内大部分省份独立的紧迫形势,决定召开军、绅、商、学各界代表会议,成立“奉天国民保安会” 。会上,有人要求赵尔巽宣布东三省独立,此时张作霖突然跳上讲台,把手枪放在桌子上大声说:“我张某虽好交朋友,但我这支手枪,它是补交朋友的 。”就这样,虽然关内形势波涛汹涌,但东三省的革命之火并未燃起 。
清廷退位后,他同大多数清廷遗老一样逃往青岛 。1914年,北洋政府打算编撰《清史》 。按袁世凯的意思,让赵尔巽当馆长,于式枚、刘廷琛当副馆长 。结果刘廷琛把袁世凯派过去的使者骂了一顿,赵尔巽则欣然答应 。面对别人说他“二臣”的指责,他辩解道:“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吃清朝饭,我做清朝事,并非‘二臣’” 。袁世凯死后,他一边继续编书,还在段祺瑞执政时担任参政院议长等职 。
1928年5月,536卷、800余万字的《清史稿》全部出版 。尽管时人认为史稿错误疏漏太多,这部鸿篇巨制的确是耗费了赵尔巽的全部精力,他也在《清史稿》全部出版的前一年9月病逝 。
与晚年赵尔巽经历相似的是云贵总督李经羲 。
李经羲,字仲仙,安徽合肥人,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侄子 。1910年,担任云贵总督 。与之前大多数“封疆大吏”不同,李经羲对革命持相对宽容的态度 。比如,他任总督时,有人举报蔡锷是革命党,即使明知道蔡锷在进行革命活动,他对此睁一眼闭一眼,甚至还偷偷拿出银元资助蔡锷 。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

文章插图
赵尔巽 。来源/《中华民国历史图片档案》第1卷
辛亥之后,蔡锷在云南发动起义,建立军政府 。他首先是劝李经羲主持云南政局,被李拒绝 。有人提议将李经羲枪毙,被蔡锷否决,转而采用礼送出境的方式将李送出云南 。
离开云南后,李经羲回到北京,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内谋了政治会议议长的闲职 。袁死后,北洋政府内发生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李经羲被黎元洪请来当内阁总理 。结果,他在这个位置上只呆了一周,就被谋求“复辟”的张勋给赶下台 。此后,李经羲心灰意冷,再未过问政治,1925年9月,在上海病逝 。
末代总督中还有一个是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字少白,满洲正黄旗人 。辛亥后他的结局,《清史稿》只有简单一句话:“逊位旨下,长庚乃将总督印交布政使赵惟熙而去,越四年卒,谥恭厚 。”关于他的史料甚少,存在感相对较弱,不过结局上也算善终 。
站在今人视角看,这12位“末代总督”,本有机会也有条件比普通人看得更远、做得更多,但面对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和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他们大多数人固执的继续充当旧制度的坚定维护者,不是一起沉沦,就是试图螳臂当车而闹出历史笑话;还有一些知难而退的,也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中度过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