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曹操是东汉末年

题主好!这肯定是人们的哪一根神经出了问题 , 天下分久必合 , 合久必分 。三国群雄争锋 , 靠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说话 。魏、蜀、吴呈品字之势 , 互为犄角 , 鼎立而王 , 是在耗尽了各自的精力后不得已而出现的一种局面 。这种局面早就被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分析指出:”…今曹操拥有百万之众 , 挟天子而令诸侯 , 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 已历三世 , 国险而民附 , 贤能为之用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曹不能与其争锋 , 孙权扼长江之险 , 拥米粮之乡 , 只可联手 , 不能企图 。大浪淘沙 , 剩下刘皇叔努力的问题了 。后来的事正如诸葛亮预料那样 , 三家相继鼎立而王 。谁是大统?谁是窃国?历来争论不休 。《三国志》将魏定为正统 , 是陈寿人在”屋檐下”的无奈之举 , 而心里始终认为蜀为正统 , 这从褒扬诸葛亮传中可窥见 , 作者用了多于吴主的篇幅对诸葛亮“欲扬先抑“ , 评论时用疑问词“盖“遮掩其功绩”然连年动众 , 未能成功 , 盖应变将略 , 非其所长欤!” 。对蜀未统一继汉祚而由衷喟叹 , 原因很多 , 非人力所为 。

为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曹操是东汉末年

文章插图
诸葛亮画像
除了陈寿外 , 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补阙加注 , 使三国历史更加详细丰满 。东晋人习凿齿编写的《汉晋春秋》被裴注大量引证应用 。三国故事流传至唐朝 , 诗人李商隐的《骄儿诗》中用了三国里两个著名人物“或谑张飞胡 , 或笑邓艾吃 。“说明三国故事流传时间较早 , 人们从情感上承认蜀汉的正统地位 , 始见于北宋时期的民间艺人 , 书场中观众有”至说三国事 , 闻刘玄德败 , 颦蹙(皱眉头)有出涕者 , 闻曹操败 , 即喜唱快 。”的情节 , 
为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曹操是东汉末年

文章插图
《东京梦华录》记载 , 北宋时书场中有专说”三分”〈即三国故事〉的著名艺人 。从说者到听者 , 都倾向于拥刘贬曹 。南宋时 , 曹操窃国、刘备为正统的说法渐占主流 。诸葛亮、刘备形象一再被美化 , 淳熙年进士萧常将《三国志》修改 , 通过对传世史料取舍和重新组合 , 重建历史史实 , 编写了《续后汉书》 。书中寄寓褒贬之意 , 视蜀汉为汉祚的延续 , 表现出强烈地正统思想 。当然这种思想的形成 , 与当时宋金对峙的形势大有关系 , 得到了包括欧阳修等人在内的知识分子赏识 。
为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曹操是东汉末年

文章插图
刘备画像
由“正统论”的争执从《三国志》落笔的那一刻起 , 断断续续争论了好几个朝代 。人们不满陈寿将晋定为汉脉合法继承者 , 而置汉宗室刘备于外 。在许多人潜意识里 ,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应为汉室遗脉 , 就象东汉刘秀承继祖宗之业、”光武中兴”那样 。但令人尴尬的是 , 历史的发展与人的情感开了一个玩笑 。刘备大业末成而“中道崩卒” , 诸葛亮托孤兴汉虽”连年用兵” , 终”出师未捷“而先“鞠躬尽瘁” 。后主降魏而“乐不思蜀“ , 令先辈血汗付之东流 , 遗恨九泉 。因为这个结局 , 人们给予蜀汉政权极大同情 , 并迁怒于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盖应变长略 , 非其所长欤) , 认为陈寿因父受”髡刑”一事而故意挟私报忿 , 以至陈蒙冤千年之久 。
为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曹操是东汉末年

文章插图
《三国志》自拍
元代三国志评话、戏曲己出现 , 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已日趋完善 。到元未明初 , 罗贯中根据史书、评话、戏曲依”据正史 , 采小说 , 征文辞 , 通好尚“的创作前提 , 完成鸿篇巨制《三国演义》历史题裁章回小说 。因大明统治者的需要 , 再次肯定蜀汉的正统地位 , 抑曹褒刘 , 将刘备、诸葛亮形象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由此而始 , 由于小说的趣味性、阅读性、传播性胜于正史 , 三国故事更深入人心 , 家喻户晓 。如果以《三国演义》为界 , 对刘备、诸葛亮的推崇 , 明代以前仅限在史学家 , 学者文人间多溢美之辞 , 如唐代诗人杜甫就非常推崇诸葛亮 , 在他居成都期间 , 多次前往武侯祠凭吊 , 瞻仰诸葛遗容 , 并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巾”的千古名句<《蜀相》〉 。明以后 , 三国故事妇孺皆知 , 民间骂曹操、司马懿 , 赞刘备、诸葛亮己成思维定势 。武侯祠中人们将刘备 , 诸葛亮塑像供奉在一个大殿里 , 使君臣相守 , 共诉衷肠 , 成为君臣肝胆相照 , 鱼水情深的典型代表 。千百年來 , 人们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 ,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下图为罗贯中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