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 )


幼儿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进入高层次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健康人格的教育,就是使他们的各级需要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引导他们从低一层次的需要达到高一层次的需要,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
幼儿有进食、排泄、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幼儿生理需要是否被满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反应出师生关系的质量 。据“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3%的城市幼儿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在园内有喝水少的问题,46%的家长报告孩子有憋便的现象 。有的幼儿大、小便解在裤子里了,也不敢告诉老师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恐惧老师那种怕脏、怕麻烦的厌恶表情,另一方面是害怕老师的训斥及同伴的嘲笑 。而惧怕教师的心理就会形成幼儿胆小、怯弱的不良个性,影响其心理健康 。为了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园可把进餐活动的气氛,以及幼儿是否缺水、入厕的自由,有无憋尿、憋便的情况及老师是否训斥孩子,作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指标;而教师可从改变厕所环境、营造就餐和谐氛围及温馨睡眠环境人手,教会幼儿入厕技能(如:穿脱裤子,擦屁股等)、进餐技能,提醒幼儿喝水、上厕所,友善对待尿裤子的孩子,并为其保守秘密,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快 。
(二)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
当幼儿从温馨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时,其安全需要尤为突出,此时,幼儿园的工作应围绕让幼儿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适应新环境而进行 。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 。老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班级里难免有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老师应主动热情地帮助这些孩子,不要嫌弃他们,时常提醒他们;而对于那些入园情绪障碍严重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 。比如:有的孩子哭闹得很厉害,老师应过去抱一抱他,拿手绢给他们擦鼻涕、擦眼泪、哄劝一下,哭闹便会减轻 。其次,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 。教师要善于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转转椅,做吹泡泡的游戏等 。另外,大带小的活动也是减轻人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弟弟、小妹妹表演节目,送给他们自制玩具,带他们游戏等等 。这样就可使幼儿逐渐地将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满足幼儿依恋的需要,减少心理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总之,帮助新人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帮助插班幼儿适应新环境,应是当班教师主要的教育内容 。
(三)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社会需要
当幼儿适应新环境后,其社会需要中归属和爱的需要开始成为其行为的主导动机 。他们希望老师和小朋友喜欢他、接纳他,并在班里有一个位置 。一些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在班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归属感,其爱和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例:有一个女孩,长得不好看,小朋友也不喜欢亲近她,和她一起玩 。有一天,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游戏时,偶然站在这女孩旁边 。拉着女孩的手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第二天,女孩的妈妈送孩子入园时,向老师表示感谢 。老师却感到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女孩回家后非常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老师可喜欢我了,今天拉了我的手” 。老师拉小姑娘的手完全是出于无心的、偶然的,而女孩对此的反应如此强烈,说明老师过去是忽视了这个孩子,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关注与爱 。从此以后,老师总是有意识地亲近这个孩子,教师的态度影响到其他孩子,小朋友也模仿教师的行为,主动去和这个女孩交往与游戏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班级心理环境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此外,与人交往也是人的社会需要 。幼儿自出生以后,在与成人的接触中,产生了与成人交往的需要,会走路以后,逐渐注意到同龄人,对同伴产生了依恋,出现伙伴交往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束缚了幼儿与同伴的来往,是孩子最感委屈的事,假如幼儿在幼儿期不与别的孩子正常交往,一直处于比较孤寂的状态,则以后参加集体活动时就会显得相当不适应 。因此,老师要为幼儿之间的交往创造条件 。目前,幼儿园存在纪律约束时问过多,导致有的幼儿经常去厕所,老师感到奇怪,后来发现幼儿是在厕所里自由交谈 。一天内幼儿自由交往的时间与次数,也可以作为评价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