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派别及其三个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 。
唯心主义的两个历史形态分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三个历史形态照本上写的说:
哲学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即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依次经历三种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即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包括两种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什么?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1、唯物主义哲学 。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
局限性:A.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B.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
进步性:终结了唯心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做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2、唯心主义哲学 。
(1)主观唯心主义 。
把人的精神当成世界本原 。
(2)客观唯心主义 。
把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当作世界本原 。
哲学三大历史形态是什么?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最精粹之处,是体现在哲学中的思维模式或思维方式 。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或观点都是由一定的哲学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的哲学就是一定的思维方式 。纵观世界
哲学发展史,哲学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大历史形态:一是古代哲学,二是近代哲学,三是现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哲学的发端 。这三大哲学思维方式就是古代的偏于整一的思维方式、近代的偏于对立的思维方式和
现代的对立统一的整体结构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这三大哲学的联系和区别,主要表现为三大哲学思维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下面,我们就上述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
一、古代追求和谐和偏于整一的哲学思维方式
从世界历史中思想发展的逻辑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与古希腊罗马哲学同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因此,二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大的相通性 。它们在思维方向上追求和谐,在思维方法上追求整一 。这是其最本质的思维特点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重中求和的民族,自殷周以来就形成了追求和谐整一的传统 。“五行说”是讲“和”的,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 。即是说,凡事物都是由不同性质的要素构成的,这就是“和” 。如果只是把相同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就会损害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阴阳说”是讲“序”的,认为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保持事物的既定秩序,维持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从价值意义上说,阴阳失调就会产生恶,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产生现实的善,因此在阴阳关系上主张持守中和与协调的态度 。因为中国古代哲人大都是政治家或道德学家,他们提出的问题首先是“什么是理想的社会状态”,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人伦关系,才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 。所以,他们都把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看得高于一切 。因此,他们虽然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但是却习惯于并倾向于用理智的顾及社会后果的态度去对待矛盾双方的斗争和转化,控制和处理矛盾对立转化的发展,不使其走上极端,而是要促其淡化与和解 。如尧、舜、禹的治世之道就是“允执厥中”,夏、商、周三世的治世之道也是“执中” 。孔子则进一步肯定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发展出了目的在于“致中和”的矛盾和谐论,并由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庸”的思想 。他说:“中庸之谓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雍也》)子思承祖训而作《中庸》一书,认为中庸就是一种处世方法,即随时处中、不走极端 。张载也是讲矛盾存在的客观性的,提出了“一物两体”的著名论断,但他的目的还是在于论证“和”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正蒙·太和》)这就是说,矛盾斗争的结局,不应该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而是仍旧回复到旧的统一体中 。可以说,“致中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的一大传统和特色 。正如蔡元培先生说的,“我中华民族,凡持极端说的,一经试验,辄失败,而惟中庸之道,常为多数人所赞同,而且较为持久”(《蔡元培哲学论著》第355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此说确实抓住了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