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
三.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第二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
2.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和句子 。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潮来时的气势 。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映观潮时“人山人海”的镜头 。师述:同学们,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镇观赏“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板书:观潮)
2.提问 。(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游客?)
3.这节课我们要重点领略钱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
(二)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第
2.3自然段) 。
1.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描写潮来时景象的段落(第
2.3自然段) 。
2.大家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呢?(指名学生说说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说,就用提建议的方式提出要求,如果学生能说,就引导到用“读”的方法)我有一个建议,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把自已特别喜欢的语句反复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得有气势些,再读给大家听,并且说说理由,怎么样?
3.学生自学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后再齐读 。
在交流中随机抽出3个句子进行重点指导:(指名读后,让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有气势,改进并提建议后再读,教师相机指导)①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②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 。想象一下“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再看录像感受)指导朗读: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 。
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 。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 。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 。
(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投影出示句子(括号内的词供参考,不出示):(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设计
文章插图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学习7个生字;完成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第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
第四课时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勾画出精彩片断 。
-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
- 小学数学教学小随笔3篇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 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语文的教学计划
- 小学信息技术用信息表达自我多少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 初中七年级语文古代诗词曲教案
- 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 小学英语评课稿范文_优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