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昨天下班晚了 , 我赶急赶忙回到家已经晚上六点半 。 一进门 , 孩子正在和姥姥看电视 , 再看厨房也没有人煮饭 。 突然心里不是滋味 , 但也没有说什么就开始洗米、洗菜 。 幸好从小就在厨房干活 , 半小时就煮好了饭菜 。
端上最后一盆菜解下围裙 , 叫家里人来吃饭 , 然后就去洗手洗脸了 。 可是一出来看他们还在看电视 。 我不爽了 , 大声地说"吃饭了!"大人们动身了 , 孩子却还坐在沙发上 。 我一下子就走过去拿起遥控器把电视机关了 , 对孩子就吼着起来:"你吃不吃饭!"孩子被我强迫关了电视又被吼 , 一脸震惊地看着我 , "哇"地一声就哭出来了 。
我立刻反应过来自己有点不对 , 好像把刚才所有不满情绪都发泄到孩子身上了 。 好在我平时有和孩子说:"如果妈妈不小心大吼了你 , 不是妈妈不爱你了 , 是妈妈有些事不开心了" , 所以我抱了抱孩子 , 孩子也抱了抱我 , 我们就一起去吃饭了 。
在吃饭的时候 , 我想我们有时候管教孩子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但如果我每天都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 孩子肯定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 因此 , 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 控制情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 但我们学会"情绪追踪"就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
文章图片
01管教孩子控制不住发飙 , 是情绪在作怪
在生活中 , 我们常常对亲近的人发怒 , 结果我们往往伤害了亲近的人 。 有时候我们发完飚回过头仔细想想 , 其实刚才那件事并不值得自己发那么大脾气 , 平时遇到一样的事情也没有发这大脾气 , 为什么这次就那么大发脾气呢?
其实 , 就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 。 像我平时回家煮了饭之后 , 也是要叫一两次他们才来吃饭的 。 不难理解 , 他们正在看电视看得入迷自然听不到我的叫声 , 而我忙了一天感觉疲惫自然讲话声音小 , 他们就更听不到了 。
而昨晚发飙是因为白天工作遇到了一些麻烦 , 而且这个麻烦导致我晚下班 , 路上又遭遇了塞车 , 身体还不是很舒服 , 再加上太阳的灼热令我更加烦躁 , 所以回到家后一阵委屈上心头 , 觉得自己这样辛苦家人也不理解 , 孩子还与自己对着干 。 但是家人不知道我遇到这些麻烦 , 我回家也没有和他们说 , 他们肯定不能理解我的情绪也不知道我需要安慰 , 更不明白我为什么突然发飙 。
我们实际上并不想无缘伤害亲人 , 更多是想从亲人那里获得温暖和安慰 。 但是很多时候 , 我们似乎被"情绪"它们有意操纵 , 尽管"它们"不是有意而为之 , 但我们依然会为此发疯 。 情绪的崩盘 , 有时候是因为某个人、一件事、一项任务、一个变化、一个问题、突如其来又或者是不确定的未来 。 比如 , 无聊的会议、婚姻危机、职业改变、任务紧急碰巧赶上电脑故障、等到电影开映爱人依旧没有出现 。
尽管我们不情愿 , 但我们已经不是情绪的主人 。 任凭这头失控的大象肆意伤害他人 , 而自己也没有得到任何帮助 , 尤其在管教孩子的时候 , 我们不仅没有管教好孩子还伤害了孩子 。
文章图片
02学会"情绪追踪" , 让我们明白自己为什么发飙 , 不让情绪控制我们
既然情绪做了我们主人 , 我们就要改变自己与情绪关系 , 让我们去做情绪的主人 。 那么 , 情绪是怎么控制了我们的呢?我们突然发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时候我们就要用"情绪追踪"法 。
那么什么是“情绪追踪”呢?
简单来说 , "情绪追踪"就是要追踪并记录引发我们情绪的事情 , 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知我们的习惯和反应模式 , 这是改变情绪的关键一步 。
其中要点就是:
·确定一个日期 , 至少每周记录一次 , 可以每天只记录一件事 。
·当情绪发生变化时 , 开始记录 , 确切记录下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
如果要具体来操作 , 我们可以用一张纸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记录:
(1)记录事件
记录触发你愤怒的事情 , 以及日期、时间、地点 , 这样会让我们明白自己容易在哪些时间、哪些场合、哪些事情愤怒 , 会让自己忍无可忍 。
(2)记录下我们的反应
记录我们的身体反应、情绪以及升级的想法 , 比如我们声音有没有超过正常分贝 , 怒火中烧之前我们的情绪如何 , 我们是否在情绪之前已经感受到疲惫 , 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不是觉得对方不在乎自己 , 或者自己永远被孩子弄得一团糟所以不能按时上班 。 关注身体、呼吸等变化 , 这能帮助我们下一次及时停止愤怒的情绪 。
- “嫉妒心”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用这3个原则,嫉妒心变上进心
- 挫折教育等于打击孩子?这是教育误区,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这样
- 孩子“依赖性”太强?请记住:家长越“无能”孩子才越“全能”
- 别再“逼”孩子认错?错把逼迫当教育的父母,真的很失败
- 孩子注意力总不集中?运用“超聚焦模式”,轻松管理“注意力”
- 孩子睡觉时有这些“小怪癖”,家长要赶紧纠正,耽误孩子身体发育
- 孩子头部摔伤后,妈妈第一时间的做法,连医生都夸赞
- 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关键要懂“习惯”的形成规律,这3点要知道
- “这个脏,不要碰”,家长对孩子“感觉剥夺”,是最失败的教育
-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按这3步走,有效搞定孩子的“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