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关键要懂“习惯”的形成规律,这3点要知道】最近 , 琳琳十分头疼 。 她和我说 , 想要孩子每天晚上养成睡觉前读20分钟绘本的习惯 , 可是孩子整天看电视看到累了直接睡到沙发上 , 早点叫孩子去卧室读书 , 孩子就是不肯离开电视机 。
有时候 , 她强硬把电视机关了 , 孩子一直哭 , 也读不了书 。
我问她:"之前叫孩子来读的时候有去读过吗?"
她说:"有呀 , 一开始一两天可愿意读了 , 我还带着读呢 。 后来再也不愿意读了 , 磨破嘴皮了都不愿意读 , 要么就是很勉强地去 , 总之没有那习惯自己去读非要我去提醒去哄他读 。 "
相信大家也有琳琳这样的经历 , 每次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时候 , 总是十分地困难和头疼 , 有时候还需要和孩子斗智斗勇 。
其实我们成年人养成好的习惯需要21天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 孩子更是如此 。 但如果我们明白"习惯"的形成规律以及三个关键点 , 让孩子养成习惯就容易很多 。
习惯形成有规律 , 培养孩子好习惯要懂"习惯回路"
简单来说 , 习惯有形成有三个基本要素:刺激、习惯行为、奖励 , 它们以回路的形式维持和运转 。 这就是“习惯回路” 。
一个人习惯的建立是从刺激开始的 ,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 对身体发出指令 , 接下来完成动作 。 当这种刺激多次出现 , 大脑中就建立了正常的回路 , 习惯自然也就日积月累地形成了 。
比如饭前洗手的生活习惯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刺激:吃饭;妈妈、老师、电视上、书上说"饭前要洗手";饭前家人说"先去洗手";看到大人、小朋友饭前去洗手;上一次饭前洗手得到奖励等等
·行为:洗手了再来到饭桌前吃饭
·奖励:洗了手干净舒服;大人们表扬"乖!棒!有好习惯!";洗了手有饭吃等等
孩子第一次被外界"刺激" , 于是做出饭前洗手的行为 , 接着受到奖励认识到"饭前洗手"行为是受到大家喜欢的、认可的 。 当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被外界"刺激"时 , 孩子依旧做出反应依旧接受奖励 , 最终就习惯了"饭前洗手"这个思维和行为过程 , 于是一看到"饭菜"就会去"洗手" 。
但常常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指导过程并无规律和科学的方法 。 记得小时候妈妈想让妹妹养成早起读英语的习惯 , 经常说:"第二天你给我早早起床读英语 , 你阿姨读书时候每天都起来读英语半个小时 , 读语文半个小时 , 你看她现在多优秀……"
但是妹妹直到现在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 而妈妈也一直在向我抱怨妹妹小时候不听话 。 如果当初妈妈明白习惯的形成规律 , 而不是单一地说教和批评、指责 , 或许就可以轻松教妹妹养成早起读英语的习惯了 。
文章图片
抓住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 , “习惯养成”事半功倍
在上面"饭前洗手"这个习惯形成的过程中 , 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大人多次引导和指导 。 按照习惯形成过程规律 , 我们只需要把握三个基本要素也是关键点 , 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
首先要找准刺激 。
前面说到我妈妈让妹妹养成早起读英语习惯失败的事情 ,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没有找准"刺激" 。 这个所谓的"刺激"其实是孩子养成习惯的诱发条件 , 孩子的本能反应、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原则和规章制度等也都是常见的诱发条件 。
虽然妈妈一直在告诉妹妹早起读英语的好处 , 但是年幼的妹妹对于工作、人生并没有多大的认识和感触 , 她不能领悟学好英语方便找工作、早起读书记忆好记单词牢、常常读英语能培养语感等等这些"深奥"的道理 。 因为小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好玩、好吃、有趣、有意思的事情 。
文章图片
如果妈妈当初能引导妹妹发现早起读英语的乐趣 , 或者告诉妹妹早起读英语的趣味 , 没准还能"诱惑"妹妹早起读英语 。 即使妈妈不懂"习惯"形成规律 , 但如果她能找准"刺激"这事情肯定就成功了一大半 。
另外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 就要让他接受更多的诱发条件 , 绝对不要单一地"说教" 。 规则也是诱发条件之一 , 平日也要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接受制度 , 并且理解和完成 。
孩子在学习技能和知识时 , 都是通过模仿来进行 。 因此最有效的刺激就是父母给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 , 比如父母在孩子专心学习的时候 , 也在旁边专心致志的看书 , 孩子就会有样学样 。
- 孩子头部摔伤后,妈妈第一时间的做法,连医生都夸赞
- “这个脏,不要碰”,家长对孩子“感觉剥夺”,是最失败的教育
-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按这3步走,有效搞定孩子的“时间管理”
- 孩子自尊心强,却被说“矫情”?关于孩子心理这关该如何把控
- 【爱历史】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能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
- 孩子几岁可以办“身份证”?很多父母都错过,别耽误了孩子
- 孩子兴趣广泛,却一事无成,二八法则提醒,精力要花在“点”上
- 孩子表现好就奖励?“贝勃定律”告诉我们,别让“奖励”变廉价
- 别等孩子“自控力差”,才知道“延迟满足”的重要性
- 大人之间对孩子的“礼貌式夸奖”,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