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孩子分享不可取,运用这4个策略,让孩子“主动”分享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今天 , 我的朋友带着她家孩子乐乐到我家做客 。 朋友到了我家之后 , 我就带着朋友家孩子乐乐到孩子房间 , 希望孩子能够和乐乐一起玩 。 然后 , 我正好可以和朋友聊聊天 。
进了孩子的房间之后 , 孩子正坐在地上搭我最近给他新买的积木 。 看到乐乐进门 , 孩子抬头喊了一声乐乐之后 , 就继续搭他的积木 。 怕乐乐无聊 , 我就拿了孩子的一个毛绒玩具给孩子玩 。
两个孩子坐在毛毯上玩 , 我和朋友就坐在客厅说话 。
突然 , 我听见了孩子的一声大叫 。 我和朋友赶紧走进房间 , 看看孩子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 孩子一看到我 , 就对我说:"妈 , 乐乐她抢我的积木 。 "
朋友问了问乐乐 , 乐乐说:"我就是看着这个积木好玩 , 想一起玩 。 我才拿起一块积木 , 他就生气了 。 然后 , 他就让我把积木放下 。 "
听了乐乐的话 , 我对孩子说:"宝贝 , 你可以和乐乐一起玩嘛 。 "
孩子说:"不要 , 这是我的积木 , 我不想和她一起玩 。 "
我说:"做人要懂得分享 , 你应该和乐乐一起分享你的玩具啊!"结果 , 无论我怎么劝说 , 孩子就是不肯和乐乐分享他的玩具 。
“强迫”孩子分享不可取,运用这4个策略,让孩子“主动”分享
文章图片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乐于分享"的品质 , 但是孩子的表现往往是差强人意 。 很多时候 , 孩子会拒绝分享他的东西 , 他觉得 , 这东西就是自己的 , 为什么要分享给别人呢 。
这种时候 , 父母也会为孩子"小气"的表现而感到伤神和烦恼 。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 , 可能就会强迫孩子做出一些分享的行为 。 殊不知 , 这不但不能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 , 反而还会让孩子更加抗拒"分享"这个行为 。
分享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 。 这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采访时 , 被问到 , "你学过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
“强迫”孩子分享不可取,运用这4个策略,让孩子“主动”分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我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就是我在幼儿园的时候 , 老师教我要把一个苹果分给其他的小伙伴 。 "
很明显 ,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就是"分享" 。 一味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自己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是"分享" , 可想而知 , "分享"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
森村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越与人共享 , 它的价值越增加 。 "
孩子不喜欢分享的东西 , 一般都是孩子喜爱的玩具 。 对于一个年纪较小的孩子 , 也许一件玩具就是他的全部 , 一件玩具就是他的幸福 。 如果孩子愿意将这份幸福传递给别人 , 那么孩子将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
分享能够为孩子带来人际上的提升 , 一个越大方的孩子 , 通常具有不拘小节、爽朗的个性 。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这样的人玩 , 所以 , 乐于分享的孩子会有很多朋友 。
“强迫”孩子分享不可取,运用这4个策略,让孩子“主动”分享
文章图片
那么 , 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呢?
1、让孩子正确认识分享
一般孩子的认知就是 , 分享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 。 如果孩子抱有的是这种想法 , 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分享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 孩子会认为自己始终处于吃亏的一方 。
这种情况下 , 孩子就不会选择分享 。
所以 , 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分享 。 孩子认识到的分享只是物质上的 , 而真正的分享是有关精神层面的 。
分享不只是将自己喜爱的物品交给别人 , 更重要的是 , 通过分享 , 别人能够从你的分享中得到快乐 , 得到幸福感 , 而这份幸福感正是由于孩子"分享"的行为产生的 。
父母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你的分享 , 现在 , 别人才那么高兴 。 "
如果孩子非常抗拒分享 , 那么父母可以问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你失去的仅仅是一个玩具 , 但是你得到了一个朋友 。 况且 , 这个玩具还是暂时不再你的手上 。 一旦被你分享的那个人和你成为了好朋友 , 那么你的朋友也愿意将这个玩具分享给你的!"
相信孩子听了父母的劝导 , 孩子一定能够更加正确认识分享 。
2、教会孩子一些分享的行为
从"镜子效应" , 我们可以得知 ,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以父母为参照标准的 。
父母就像是孩子的镜子 , 父母习惯做一些什么行为 , 孩子就容易跟着模仿父母的行为 。 如果父母没有分享的习惯 , 那么孩子也很难养成分享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