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前教育”是否有必要的讨论 , 我们会看到大多数人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 , 而且往往越是专业的人士对“超前教育”越是持否定的态度 。
文章图片
01.
很多家长在面对教育的压力、教育内卷化、“择校”等诸多问题时 , “超前教育”往往又会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选择的一种“鸡娃”方式 。
也有不少家长认为“超前学”就是“笨鸟先飞” 。 就算孩子天赋不高 , 但只要孩子通过超前学这样一个过程 , 最起码能让孩子先学一遍、先预习一遍 , 这样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或者等到孩子上课之后再学时 , 会更有利于孩子理解和掌握 。
而且家长们还很容易往积极的方向思考——孩子超前学了 , 就更容易出成绩 , 而好的成绩又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 进而带来一个正向的积极反馈 , 使得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兴趣 。
文章图片
但其实这更多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 现实中也还是有很多的例子证明了这样学会带来的一系列坏处 。 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孩子都会了上课时就不好好听了 , 这明显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还有更为严重的是 , 有些孩子因为“超前教育”结果后面反而出现了厌学的表现 。
02.
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争论”是不太可能解决问题的 , 再多的争论也很难说服彼此 。 与其这样 , 不如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开始——从孩子的角度去看看“超前教育”到底是否可行 。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所谓“违规规律”的时候 ,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违背了什么规律、又是怎么违背的呢?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理论 , 这个理论来自于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
文章图片
皮亚杰认为孩子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在获得更多外部信息的过程 , 而是学习的时候是孩子在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的过程 , 如果孩子所学的内容不能跟他现在的认知发生联系 , 那么他的学习就很可能是无意义的 。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0-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
2、2-7岁的前运算阶段
3、7-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
4、12岁以后的形式运算阶段
一般来说 , 超前教育往往发生在七岁前后 , 例如幼儿园的小学化、以及上了小学之后的超前教育是比较普遍的 。
在2到7岁这个阶段 , 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 。
文章图片
通过这个实验观察皮亚杰发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存在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倾向 。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所说的话只是他们想说的话 , 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只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看的 , 他们不会太过在意例如交谈双方的另一方会怎样想 , 甚至都不会在乎对方到底说了什么 。
03.
从这个角度去看 , 在这个阶段给孩子进行“超前教育”的话 , 只有极少数的“知识”会跟孩子的现有认知产生关联 。
而这也就意味着对大多数孩子来说 , 他所学到的东西只是那个他觉得他学到的东西 , 而不跟教他的人到底教的是什么东西没关系 。
文章图片
说白了就是你以为你给孩子讲的是A , 就算是你想尽办法去讲 , 那么孩子可能还是认为你在讲B , 他们只会从自身的现在的认知能力去接受新事物 。
这个阶段的很多来自家长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而引发的“超前教育”肯定会出现孩子所学内容和孩子认知能力不符的矛盾 。
04.
比如大家还记得前几年网上有一个小女孩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吗?
文章图片
妈妈说开始 , 后孩子一秒进入崩溃状态 , 一边哭一边背:“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四十五” , 妈妈质问怎么又背错了 , 爸爸又多次强调“三五十五” , 并且嘱咐孩子“记住了!”
然而孩子重复了几遍“三五十五”之后再一次从“一五得五”背一遍的时候 , 又忘了三五十五了 。
最后孩子崩溃道:“太难了!”
可不是太难了嘛 。
文章图片
对这个大的孩子来说 , “一五得五”和“二五一十”已经是她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凭机械重复勉强记住的内容了 , 而到了“三五十五”一方面是自己记不住了 , 因为它已经跟自己的认知没有一点关联了 , 且多次失败以及来自父母的压力也会直接导致孩子压力更大、忘得更快……
- 孕期脚肿得像“馒头”,只是水喝多了吗?不同原因准妈妈需了解
- 她是央视最美主持人却因直播“竖中指”被骂,如今48岁仍无儿无女
- 【游戏世界】“吃鸡”AK新特效枪梦之光华!粉色机瞄颜值高,烟雾盒子提起看!
- 【游戏迷】“吃鸡”返场呼声最高的军需!冰雪女王返场后,终于轮到它们了!
- 【游戏迷】第五人格:“卧谈会”开了又好像没开,一大波核心问题仍未解决
- 胎儿每天睡多久?关于“胎儿睡眠”,孕妈越早知道越好
- 【时尚一点】中年女人“发型决定气质”,4种发型尽量避开,不是扮嫩就是显老
- haba在什么日本档次 “无添加主义”素肌理念开创者
- “第一小姐”张梓琳:23岁成名,37岁生二胎,丈夫是普通人
- 北大一美女教师火了,因高颜值被误认成“新生”,才华与容貌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