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河|上百名患者之“困”:他们为同一个病四处奔走,却很少有人能彻底逃离这个“牢笼”( 四 )


然而,截至目前,CIDP还并未被列入罕见病目录,整体的治疗可及性也不甚乐观。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部分医院外,很多其他地方的大型医院甚至还无法针对该疾病提供完善的治疗,很多患者需要反复跨地区求医,这无形中也加大了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
从治疗到现在,林香河多次前往北京各大医院进行治疗,除了医药费,黄牛挂号费、住宿费用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年来因为看病,她家里的积蓄几乎被掏空了。
林香河的处境也是很多需要异地治疗患者的真实写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法及时获得医生专业、有效的治疗和指导,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跨地区治疗后回到所在地,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导致疾病的预后较差。
林洁认为,康复训练是CIDP治疗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一方面,很多病人没有康复训练的概念,认为治好了就会好起来;另外康复训练的可及性很差,一线城市的相关服务还比较完善,二三线城市几乎找不到相对专业的康复训练场所。很多患者只能在家里简单锻炼,无法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已建立了泛长三角神经肌病联盟,纳入了二三线城市的90多家医院。林洁表示,一旦二三线城市的医院出现治疗、诊断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转诊到华山医院,优先到门诊治疗。如果门诊无法解决,可以先收住入院,再敲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她说,这种双向转诊的闭环目前正在全国推进,如果能做起来,会为患者提供很多便利。
“近年来,治疗CIDP的新疗法一直在探索中,例如FcRn拮抗剂等新药临床试验。”林洁提出,希望CIDP未来能够纳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得到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也希望社会各方能更加关注这种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罕见病,通过探索多种方式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比如各地的城市普惠型医疗保险“X惠保”等。
积极的是,近年来,罕见病及罕见病患者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家政策也开始向罕见病倾斜,关注少数人的生存现状。2019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以加强中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
在林洁看来,现在先提高整个社会对CIDP的认知度,这样在分级诊疗的时候就会方便有效很多。“这两年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不要在诊断的时候直接扣上‘周围神经病’这样的大帽子,不论是在诊断还是治疗方面,都可以再往下细分,向三级、四级医院下沉。”她说。
(黄瀚、林香河、程鸿哲、程敏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本文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