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牧的军事素养高于白起?( 三 )


长平之战初期 , 廉颇坚守不出 , 王龁无可奈何 , 双方一对峙就是将近两年 , 消耗钱粮无数 。 战胜后的白起评价秦国就是“国内空” 。 针对廉颇稳固的防线 , 白起也是无计可施 , 如果白起有信心正面对抗并攻破廉颇的防线 , 估计秦国也不会和赵国相持将近两年之久 , 后又使反间计使赵括替代廉颇了 , 因为长期相持秦国的消耗也是极为巨大的 。
白起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畏战惜名是邯郸之战 ,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 , 王陵和王龁先后被赵军挫败秦王这时候想启用白起 , 白起称病不行 , 然后是各种借口 , 虽然有道理 , 但是心底是忌惮廉颇的 , 因为即使白起去了 , 遇到廉颇照样失败 。
【是时武安君病 , 不任行 。 四十九年正月 , 陵攻邯郸 , 少利 , 秦益发兵佐陵 。 陵兵亡五校 。 武安君病愈 , 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 。 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 。 且诸侯救日至 , 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 今秦虽破长平军 , 而秦卒死者过半 , 国内空 。 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 , 赵应其内 , 诸侯攻其外 , 破秦军必矣 。 不可 。 ”秦王自命 , 不行;乃使应侯请之 , 武安君终辞不肯行 , 遂称病 。 】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但是白起的任性不作为 , 对于秦军的重大损失置若罔闻 , 确实有辱一名军人的责任 。 军人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 , 岂能为自己不败名声和私人恩怨而致国家利益于不顾?明知必败且昭王执意灭赵 , 白起作为一个军人应该承担自己的使命 , 就是不可为而为之 , 作为秦国第一猛将 , 身临战场一来鼓舞连战连败的士气 , 二来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 将秦军的损失降到最低 , 虽然最终难逃一败 , 但是不至于那么惨 , 秦军邯郸之战前后损失二十万 , 郑安平的两万秦军直接投降联军 , 白送一个大便宜给赵国 。 最终酿成了秦国的又一次悲剧——信陵君合纵攻秦!

为什么说李牧的军事素养高于白起?
文章图片
长平之战示意图
白起有败仗 , 畏战惜名等缺点 , 但是这些李牧却没有 。 李牧的相关事迹记录较少 , 主要在集中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篇尾 , 史料中没有关于李牧败仗的记载 。 为什么关于李牧的记载如此之少呢?笔者猜测这跟李牧对秦作战胜利太多有关 , 始皇帝焚书坑书 , 烧毁诸子百家典籍和六国史料 , 司马迁编《史记》中的战国部分史料 , 刘向著《战国策》的主要参考资料就是秦国史书《秦纪》 , 因为秦史讳败 , 对于秦国败于六国的战例少见于史料 , 有些就是一笔带过 , 叙述极为隐晦 , 甚至不标注年月 , 对方统帅 , 以及自身的伤亡人数 , 但是秦国对六国的胜利往往是大书特书 , 歼敌数量亦是十分详尽 , 且秦军大胜《秦纪》往往标注“斩首”多少人 , 对于六国对秦胜利《秦纪》往往用“大破”、“破”、“走”等一些不痛不痒的隐晦词 。 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有详细说明 。
【秦既得意 , 烧天下诗书 , 诸侯史记尤甚 , 为其有所刺讥也 。 ……独有秦记 , 又不载日月 , 其文略不具 。 ……学者牵於所闻 , 见秦在帝位日浅 , 不察其终始 , 因举而笑之 , 不敢道 , 此与以耳食无异 。 悲夫!】
——《史记·六国年表》
根据秦史讳败 , 于己大肆宣扬 , 对敌大为抹黑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 , 李牧打败仗的可能性极低 , 如果有的话 , 秦国肯定要重点突出才对 。 而且李牧对秦作战胜利的战争绝不止宜安之战和番吾之战 。 即便是李牧对秦作战只有以上两场 , 也远比白起对六国作战的含金量高 。
第一、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兵力匮乏
二战苏联总人口1.8亿 , 军人加平民伤亡共计两千多万 , 约占总人口的九分之一 , 时至今日俄罗斯人口仍未恢复元气 , 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依旧严重 。 而战国时期赵国总人口三百多万 , 精壮男子不过七十多万 , 而长平一战损失四十五万 , 约占总人口七分之一 , 战后可参军人数寥寥无几 , 赵国在兵员供给方面基本出现断层 。 从长平之战到赵国灭亡三四十年时间 , 赵国在人口方面一直没能恢复 , 赵国处于四战之地 , 常年征战 , 人口不增反降 。 廉颇在此情况下破燕 , 李牧则大破匈奴 , 攻打其他国家也是所向披靡 。
第二、赵国整体实力一直劣于秦国 , 长平之战后差距更为明显
赵国最强盛时期为赵武灵王在位时期 , 赵国经胡服骑射后军事力量大增 , 有与秦军锐士一较高下的资本 。 但是赵国强大只是军事上的独强 , 与秦国在军事、经济、人口方面的强大不可相提并论 , 赵惠文王即位后 , 不如赵武灵王那般干练 , 但是作为守成之君尚且合格 , 秦国对赵国战争一直处于战略进攻态势 , 期间有虽有阏与之败但是无伤秦国国本 , 败退的秦军甚至还在撤退途中攻打魏国几地 , 廉颇救几 , 大败秦军 。 赵孝成王继位后秦国对赵国战争更加频繁 , 双方最终爆发长平之战 。 此战廉颇挫败秦军攻势 , 双方对峙长达两年 , 赵国由于国力弱于秦国 , 首先支撑不住 , 以赵括换廉颇主动出击 , 最终全军覆没 。 如若赵国国力等同于秦国 , 此战秦军必败 , 因为秦军补给线远长于赵国 , 且秦军深入赵国境内 , 远离本土作战 。 双方实力相同的情况下 , 后勤补给就是秦军的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