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真的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在《论语·季氏》中 , 记载了一个被称为“过庭语”的故事 , 也称“庭训”:
说有一天 , 孔子在庭院里小立 , 他的儿子孔鲤见状 , 迈着小碎步快速地穿庭而过 。 孔子叫住他 , 问道:“学《诗》了没有?”孔鲤恭敬地回答:“还未学 。 ”
孔子说:“不学《诗》 , 无以言 。 ”于是 , 孔鲤退而学《诗》 。
同样的场景在不久之后再次上演 , 但这一次孔子改问其是否学《礼》?孔鲤回答未学 , 孔子又说:“不学《礼》 , 无以立 。 ”于是孔鲤便退而学《礼》 。
儒家将“礼”作为立身的根本不难理解 , 但为何孔子会认为 , 不学《诗》竟然有“无以言”的后果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先秦时代里《诗经》的两种社会功用了 , 即“赋”和“引” 。
文章图片
“赋诗”:礼聘会盟时 , 体面委婉的外交辞令
所谓“赋诗” , 并不是“写诗”、“作诗” , 其主要的功用在于主客双方在礼聘会盟等正式场合里 , 通过赋诵《诗经》中的某些诗篇 , 来传递自己的愿望、敬意以及回馈 。
在《国语·晋语》里 , 就记载了晋文公重耳流亡至秦国时 , 用《诗》与秦穆公的一次交锋 , 其事迹在《左传》、《史记》中均有提及 。
重耳因为晋国宗室内部的迫害 , 为了保命只能流亡列国寻求庇护和帮助 , 最终答应帮重耳执掌晋国的就是秦穆公 。 当然 , 双方谈判的过程是非常曲折的 。
文章图片
这一番会晤 , 秦穆公最初便开设了国宴 , 且规格极高 , 待公子重耳以国君之礼 。
根据礼仪规定 , 秦穆公一方作为主人 , 需要设置“傧”和“相”来接待客人重耳等一行人 , 前者负责迎接 , 后者负责礼赞 。 但秦国却并没有为重耳等人安排傧相人员 , 以至于重耳一行人到了宴会地点 , 却无法进入 。 重耳的追随者无奈之下 , 只能自己扮演“傧相”的角色 , 算是勉强做完了礼仪流程 。
这样的行为可谓有“善始”却无“善终” , 是作为主人的秦国失礼在先 , 重耳等人的举措让秦穆公大失颜面 , 处于“理亏”一方 , 自然不可能接着谈下去了 。
于是第二天 , 秦穆公又宴请重耳等人 , 双方的谈话终于进入了正题 。
秦穆公先是赋诵了《诗经·小雅》中的《采菽》一诗 。
文章图片
这首诗讲述的是诸侯朝觐周天子 , 周天子给予各诸侯以赏赐的事情 。 重耳来到秦国之后 , 秦穆公也赠予了其一些车马 。 考虑到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 诸侯往往并不去周天子处 , 而是对一些强大的诸侯国进行朝觐 。
那么秦穆公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 此时的《采菽》一诗实际上就是为宾主双方定下尊卑地位的 , 也提出了双方合作的基础条件 , 即想要获得秦国的帮助 , 那么重耳执掌的晋国必须继续臣服于秦国 。
重耳以及一众随臣们听懂了弦外之音 , 便借着诸侯应该崇敬周天子的理由 , 下庭拜谢 。 话不用说透 , 但却表达了臣服的姿态 。
于是重耳也赋诵了一首《诗经·小雅》中的《黍苗》作为回答 。
文章图片
正所谓“芃芃黍苗 , 阴雨膏之” , 重耳以这首诗歌表达他对于秦穆公出兵相助的渴望 , 将自己比作久旱待雨的黍苗 , 而秦国就是滋润、救助他的甘霖 。
但双方合作的基础还在于利益 , 更确切地说是在于秦国帮助重耳能得到什么好处 。 《黍苗》只是表达了重耳一方迫切的心情及表面的立场 , 那么秦穆公自然还得听听实质性的好处 。
于是 , 重耳一方表态 , 如果秦穆公能支持自己复国 , 那么就会得到两个好处:
第一 , “东行济河 , 整师以复强周室” 。 说穿了就是晋国不再封锁秦国东出之路 , 阻碍其“挟天子以令诸侯” 。
第二 , “四方诸侯 , 其谁不惕惕以从命” 。 既表明臣服秦国的立场 , 也表露可以助其称霸天下 。
文章图片
秦穆公听懂了重耳等人的意思 , 却“谦虚”地表达出不敢居功的态度 , 这些都是重耳等人自己的能力 , 他只不过是帮了个小忙罢了 。
那么 , 秦国以什么理由帮忙呢?秦穆公便赋诵《鸠飞》 , 是《小雅·小宛》的首章:
“宛彼鸣鸠 , 翰飞戾天 。 我心忧伤 , 念昔先人 。 明发不寐 , 有怀二人 。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